2015年10月28日星期三

把買股票當成買一盤生意

在上一篇 股票,我細細個就開始買了 (九) 中,有網友留言將投資股票視為買入一盤生意,重視公司的表現而不是股價。

我十分同意這種看法。這正是買股票的原意,讓投資者可以買入一間大公司的一部份,再透過公司的成長和分紅獲利。

問題是有幾多個散戶有能力去完全了解一間公司的生意。

分析公司的年報固然有助了解公司。但公司的全部不是只分析年報便可以。

這幾年間在房產上的投資經歷更加讓我有這樣的體驗。

幾層樓入面,單看帳面上的回報都是差不多。從帳面上看不出哪間比較好,比較差。但事實卻是,它們各有差異,有些會比較其他的好。

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

地點固然是其中一個因素,其次是因為我清楚知道這些資產,哪間屋過幾年要花一大筆錢裝修,哪間屋在淡市中的抵抗力會較好,哪間屋有潛力增加價值,等等等等。這些都不是帳面上的數字可以看得出來。

同樣道理,年報上的資訊不完全等於一間公司的本質。縱然清楚分析了年報上的各項數字,了解公司的業務還是很重要。

可是大部份的散戶都沒有這樣的能力去分析一間公司。

新能源,太陽能,風能之類,這固然是世界的大趨勢。但作為一般散戶真有這方面的知識去了解這些公司嗎?

以太陽能來說,當中的有好幾種不同的技術。所投資公司的技術是採用哪種?世界主流是哪一種?等等等等的問題都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

電能車,每間車廠都有自己獨特研發的技術和長處。Tesla 和 比亞迪的對比,技術上的差異在哪裡?哪一種比較適合大眾市場?哪一種更適合未來的發展?原因又何在?

舉這些例子是想說明。將投資股票當成是投資一盤生意的想法固然可取,但當中的的資訊不對稱一樣很大,特別是以一般小散戶來說。了解業績只是能知道其中一面,一間公司還有很多方面不是單靠業績能反映,要真正分析及理解一間公司並不容易。越是不理解及知道一間公司的內裡,以這種方法買股票蝕錢的機會就會越大。

投資如打仗,每一項的對自己的生意的不了解,就增加多一分戰敗的風險。

當然,這不是說,要忽略年報上的數字,而專注在公司業務上的分析。這樣就會本末倒置,增加了因不了解公司的數字而成的風險。了解公司的數字還是可以減少對這盤生意的不了解,減少無知所帶來的風險。

比如說,對一盤生意有十個問題,當中可以從年報中得到答案和不可以的各佔一半。了解年報就可以解答到一半的問題,這比起完全的無知要好得多。因為到最後,即使解答不到後五個問題,那也只是代表要承擔不清楚五個問題而帶來的風險,而不是十個。

了解到這個問題。由於個人能力不足,連清楚分析年報的能力都未必有,我就越來越傾向買入一些業務簡單易明,甚至是直接買入 ETF 將一籃子的公司買入,分散因為我的無知所帶來的風險。


12 則留言:

  1. 說得很好,我是經過了廿多年的投資經驗後,才在近年逐漸體會和明白到其中的意義,雖然未至於因此而戰敗,但是也增加了風險。

    現在已經減少了對個別股票的持股比重,以分散投資的效力,降低組合的波幅,減少因自己無知而來的風險,令組合持續健康成長。

    回覆刪除
    回覆
    1. 想問問大家,盈富末期息0.63元,比起上一年的0.69元小了8.6%。這是否意味着恒指成份公司不看好下一年的經營前景,所以保留多一點資金作緩沖?謝謝

      刪除
    2. 從恒生指數PE得出的盈利指標(=恒生指數/PE)一直上升,但是股息指標(=恒生指數X股息率)卻在最近停滯不前,簡單的看法是公司高層對前景有保留而作出,不過其中的差別有多大?

      Month 盈利指標 股息指標
      Sep 2014 2123 855
      Oct 2014 2124 854
      Nov 2014 2125 856
      Dec 2014 2144 850
      Jan 2015 2146 845
      Feb 2015 2298 918
      Mar 2015 2347 894
      Apr 2015 2346 895
      May 2015 2379 900
      Jun 2015 2424 908
      Jul 2015 2427 909
      Aug 2015 2424 908
      Sep 2015 2450 898

      要特別留意的是去年長實和黃分別派發了$7的特別股息,今年沒有,你認為這方面影響又有多大?

      刪除
    3. 首先多謝自由兄提供的數據。
      如果看盈利,恒指盈利穩步上揚但指數只在區間上落;這樣pe會停留在較低的數字區域(過去五六年是一個例子)。這情況對我這樣儲盈富的人是個好消息啊!可多用較平的成本入貨。
      如果看股息,近年卻是增長比較上較慢;相信藍籌企業對来年盈利能力看法較審慎,保留多些現金,派息比較保守。又或者可能公司管理層相信来年有平嘢買(?因為美國加息),所以多保留資金。當然長和系上年的特別息亦會對今年恒指整體息率有相當影響。
      問題是: 我們可否相信恒指將來也會依從過往股息或pe的上落區間行走?我相信會,但不知恒指走動的時間。我們更不知道股息或pe區間會否改變。10倍pe很平,但會否跌到5倍pe?! 20倍pe很貴,但會否去到15倍pe就到頂?!我們有無方法去審視pe或股息區間的轉移?我知道自由兄的貴賣少少平買番少少的理念。除了這理念,我在思想其他方珐。

      刪除
    4. 我用EXCEL追蹤幾十年恒指pe的變化,大多數時間,PE是在8至20之間上落。

      10倍pe很平,但會否跌到5倍pe?係會,所以買股票最好有安全邊際,10倍pe很平,但你去到8倍PE才買,你的買價已經夠平,即使跌到5倍pe都冇咁傷。

      另外會否去到15倍pe就到頂?亦都有可能!但根據過去恒指pe,幾乎每十年總有一天去到20,所以持有充足的時間,總會等到PE達20要賣出的日子。

      那麼等候的日子豈不是浪費了時間?如果持有的股票有充分的股息,咁等待的時間就可以不斷壯大手上的持股。

      Kenny

      刪除
    5. 我用EXCEL追蹤幾十年恒指pe的變化,大多數時間,PE是在8至20之間上落。

      10倍pe很平,但會否跌到5倍pe?係會,所以買股票最好有安全邊際,10倍pe很平,但你去到8倍PE才買,你的買價已經夠平,即使跌到5倍pe都冇咁傷。

      另外會否去到15倍pe就到頂?亦都有可能!但根據過去恒指pe,幾乎每十年總有一天去到20,所以持有充足的時間,總會等到PE達20要賣出的日子。

      那麼等候的日子豈不是浪費了時間?如果持有的股票有充分的股息,咁等待的時間就可以不斷壯大手上的持股。

      Kenny

      刪除
    6. Kenny兄說得很好。

      我也有留意到近年的派息稍微低於盈利的增長(也要看如何定起始點才能成立),自金融海嘯後,QE不絕,公司管理層對未來前景持有保留態度,數年來派息保守不足為奇,股息率正反映了這一現實(當然也要加上市場的投票結果——恒生指數)。

      未來並不可知,充滿不確定性,我們只能以一個大約的概率去評估未來,投資市場更有所謂的肥尾效應(fat tail effect),黑天鵝出現的機會往往比預期的高。

      刪除
  2. 我每天設法了解當中的一齊,這同時亦是興趣。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作為小投資者,沒有當中專業知識,還是很難真正的了解公司的一切。

      刪除
  3. 如果投資者自信對一盤生意十分熟悉的話,開一間公司做該門生意會更簡單直接!

    事實上,分分鐘連老闆自己都唔可以100%肯定答到有關佢行業 / 公司的所有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記得睇過匯豐上國會的聽證會,講及瑞士匯豐那宗案,連佢地的高層都認,根本公司太大間,佢地無可能睇得晒,知道得清清楚楚。只能夠靠制度來監測,佢地的工作只是檢視制度是否可靠。高層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散戶。

      刪除
  4. 所以小弟愈來愈傾向持有 ETF ,一來日常工作太忙碌,二來對於不熟悉的行業,真的很難全面了解。

    回覆刪除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