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星期五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前日,英國財相發表的財政報告中。宣佈了下年四月開始,凡是購買第二層樓或者買樓來收租,印花稅就要比平常多 3%。即是說,如果正常是 1%,買來收租的就要交 4%,如此類推。借此來打擊買樓收租,降低這方面的需求。

財相要打擊買樓收租者,早已經不是第一日的事情。

在上一年的財政報告之中,財相在上一年已經說在 2020 年更改稅制。到時候,買樓收租將喪失很多現時的稅務優惠。在新的稅制後,有些業主甚至會因此變得無利可圖。

今次再來一擊,看似是壞消息吧。

但對於政策,我向來認為政策是死,人是生。

政策沒有好壞,只視乎站在哪個位置,及如何應對。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既來之,則安之。

香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政府以辣招壓制住宅樓市,反而創造了投資工廈商舖的機會。

只要肯去想,投資的機會還是會有,甚至更多!

換個角度去想,這次提高買樓的印花稅,令到買樓的成本增加。但這也只是一次性的成本,對於長期的利潤還是沒有改變。又是一次政府逼著投資者長期持有資產的舉動。只要長期持有物業,增加了的成本,其實只是微不足道。

有變的是買樓是要更加小心,再三思量。買錯了,回頭的成本變高了。

再想,買樓的成本增加。進入這遊戲的門檻提高了,少了競爭者;樓價平穩一些,有更多時間去購入資產。這些都是好事。

說來唏噓,現在世界到處都在打擊樓市。香港如是,英國如是。但,房地產,正是相對容易致富的一條道路,特別是現在迅間變化的世界。

現在要創業,談何容易。創業不再是面對一城,一國之競爭者,而是全世界。

Winner takes it all,做不到最頂尖的,轉眼就要被世界淘汰。

房地產,這傳統的行業,雖沒有吸引眼球的地方,但勝在護城河夠深。只要人類一天有居住的需求,就有這門生意存在的價值。做得穩,應該是只賺不賠的一門生意。

偏偏各地政府都在不斷提高進入這門生意的門檻,令到能夠進入的人越來越少。

政策其實只是在幫助強者。





2015年11月18日星期三

自住樓的迷思

上個星期文章的留言中,就有聊到關於這方面的意見。(詳見:一個收租仔的自白 中留言部份)這篇是總結及補充一下當中的意見。

在香港,由小到大,不停地被灌輸一定要有層樓揸手。租樓住好似有罪咁,甚至會被人睇唔起。總之就係一有能力,無論如何都一定要買到層樓。正是有這種思想,才令到香港不少人一生要做樓奴吧。

正如 HereT 兄所言:多數人覺得結婚一定要買樓,和一定要有樓的觀念,令到好多人忘記了什麼時後是好timing。只顧上車銀碼ok,唔理單位大細而上車正是好。

忘記了樓背後真正的價值,這多少正是這種迷思所造成。

我覺得七十後兄的投資策略就十分值得借鑒。唔一定要買樓,可以收息來交租也可以。累積到資產之餘,又有強勁的現金流。進可攻,退可守,真心覺得佢勁,非常值得向他學習。 他甚至可以在社會一定要自住樓的迷思下,保持個人的見解,以收股息來當作交租之用。不用因買樓負上大筆的債務,又唔洗供餐死,縛死自己。單是這一點已經很值得佩服。

股票有比起樓有更好的彈性,特別是現在的政策令到買賣樓的彈性減少。股票套現成本/時間,比起樓要低得多。當機會出現的時候,可以利用這種特性好好把握機會。回顧過去的幾十年股和樓除去槓桿下的回報不是相差太遠,恒指回報是遠遠大於樓的回報。樓比股只是多了槓桿,才令很多人有錯覺比起買股的回報要好得多。除去槓桿後,本身不喜歡槓桿;反對借錢;不喜歡風險的,理應是買股更加好。

我認為 "有能力一定要買樓" 這樣盲目的迷思,是很危險。

自住樓也是一種投資。投資就是要分析。現在樓價高企,進入樓市的風險不少,政策上令進退的彈情縮減,香港的經濟未來也不見得會像過去般高速增長,而重複過去的故事。

Lisa: "退休時想安定, 就一定要有一間供完的自住樓。" 雖說供滿了的自住樓不用交租。但問題是,自住樓也一樣有一大堆雜費要交。再加上,人老,樓也老。屋漏偏逢連夜雨,到晚年又要花一大筆錢維修。我看是沒有想像中那麼理想。若要在晚年因為樓殘而要換屋,那跟租屋又有甚麼分別。

Lisa:"就如我父母, 佢地建議仔女買房, 但自己就住政府平租屋, 因為可以慳好多錢 ! 好了, 依家佢地八十幾/九十歲, 爸爸行動不便上樓梯好麻煩, 叫佢地搬去公寓又唔肯; 如果間屋一早是自置, 可以在地下加建浴室就可以解決問題, 不過間屋是政府的, 須交回無得裝修 ! 叫佢地回廣州住又有醫療問題, 因為佢地成日要見醫生食藥, 而留在荷蘭住差不多全是免費的. 我好心痛都無計, 條路是佢地自選的, 因為佢地一早夠錢可以為自己安排的更加好 !"

可以因應自己的需求而裝修固然是有自住樓的一大好處。但有好亦有壞,我也舉了個壞處。來帶出我認為,買樓是不能盲目,而是要考慮個人需要的意思。

若有機會可以出國工作 / 創業,因為有層樓要供,而實踐不到這些機會,豈不可惜。

不能否認,這種 "一定要有層樓" 的民間智慧在過往的幾十年間,事後孔明看的確是非常正確。不過如果在1997年,90年代的日本不斷叫人買樓,是否也同樣恰當?一本通書不能看到老。民間智慧會隨時間而轉變。 "聖誕鐘,買匯豐",在十數年前又何嘗不是被推崇的民間智慧。可是現在,難道我們又會盲目去每到聖誕就去買匯豐。

chungyin 07:"任何投資都係講時機,有能力一定要買樓,依家睇返轉頭,用於05年梗係無錯,用於10年一樣係岩,但係咪適合15年,真係無人知,因為未來既事又有誰能預知? 未來會否好似日本咁步入迷失十年? 又或是再升一個double? 可能有人會話再睇長線d,好似97高位買左,到依家都有賺,睇落似無錯,但當中要捱得過sars既時候,又浪費左幾多時間成本同機會。過去係好既經驗,但沒有任何事係一定既。
"
審時度勢,靈活應對這才是任何投資應用到的態度。買樓其實都是一樣,絕不能盲目,為買而買。

有能力其實都唔一定要買樓姐。


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

理財之道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自從開始寫這個博客,時不時有差不多年紀的朋友問我如何開始理財。他們大多覺得接觸理財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不知如何入手。

我卻認為要接觸理財,吸收當中的知識並不困難。

我們非常幸運能夠生活在這個時代。

現在關於理財的資訊很多。在傳統的書本上,富爸爸窮爸爸已經是一本很好的理財入門。讀了這本書已經可以對理財有一定的概念;上網找一找,要找到如何妥善理財的資訊也不難。單是博客界已經有很多很多高手可以借鑒,一點也不艱深。

要學習理財在現今這個世代絕不是件難事。

據我的觀察,理財真正的困難反而是在於 - 開始。

知易行難,很多人在吸收到理財知識之後,卻不開始進行理財的計劃。

聽過不少的原因,最多的是 "鬼唔知要投資咩,無錢嘛"。認為自己本金少,而不去投資,相信這是最普遍不肯去開始投資理財的藉口。

但這絕對不是事實!

不得不再提,我們能夠生活在這個年代真的是太幸運。感恩我們可以在這個年代。投資不再是像以往般是高門檻的東西,需要有很多的本錢才能夠參與。以前的股票市場,不是普通人就可以參與得到。要得到關於股票的資訊,也不如現在般,上網按兩下這麼方便。

但現在即使本錢少,也有很多投資的產品可以去選擇。幾千元也可以去投資。當中有不少好的股票,一手的入場費都只是幾千元起;月供股票,可以由一千元起,隨自己的收入而去決定每月的投資金額;要債券 ibond 也是一萬元左右;要投資地產,也可以透過買 REIT 來投資,也是幾千元起。這些全部都是理財很好的起步點。

在政府發行 ibond 的時候,曾經向想開始理財的朋友推薦購買。理由是以香港政府的財政穩健程度,這些債券可以算是無風險資產。最保守的估計,以通漲每年 2% 計。從儲蓄的角度來看,買這些債券可以說是跟,儲錢在銀行差不多。但債券跟通漲掛勾,可以收 2%,放在銀行零利息;從債券價格的角度,年利息 2% 以上的零風險資產,掛牌時價格一定會大於帳面值。換言之,幾本上是政府送錢。最重要是投資金額不多,一兩手也只是一兩萬。綜合這些角度來看,申請購買債券是只賺不賠的好投資。

不過大都以賺的錢不多為理由,最後都是沒有去抽。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其實理財之道就是要由的第一步開始。這些小小的投資,無錯,看似利潤不高,但久而久之,每次都賺進這些 "少錢"。這些 "少錢" 就會開始慢慢累積成一筆可觀的資金,繼而是錢生錢,越滾越大。

加上,剛開始投資,賺錢其實還是其次。重要的是開始實踐學到的理財知識,這些知識在實踐之前始終都是理論,只有實踐出來才能夠慢慢掌握,再選擇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情形就如踏單車一樣。即使學了多少理論,知道物理上,是如何平衡,也不代表懂得踏單車。只有開始了,才可以慢慢地掌握及熟習這技能。

賺到錢固然好,蝕了也不差。正如學踏單車,也不是一學就好。總會要經過些跌跌撞撞,才能學會當中的竅門。況且,剛開始本金有限,即使全蝕了,也不過是有限錢。總比之後本金多了才蝕要好得多。這些得到的經驗是永遠的,將來肯定可以為你賺回幾百幾千倍。

甚麼都不做,甚麼都沒有;行動,則無論如何總會有些得著。怎樣計,行出第一步都要比甚麼都不做要好得多。

有人說,投資理財是一場馬拉松。一百萬,一千萬,甚至一億也好,都是由 "一" 開始。不開始跑的話,始終只是原地踏步,零。只有開始跑的時候,才可以一個一個目標地去征服,千,萬,十萬,百萬,千萬。。。。。

不要再只說不做了,坐言起行才能夠達到心中的目標。

共勉之。



2015年11月9日星期一

一個收租仔的自白

原本寫左篇文。但看到七十後兄的這篇文 (如何活得無悔? 收租死不足惜 ),就想寫篇感想先。

論收租的仆街,我想我更加仆街吧。

我不只是吸年青人的血,我還要是吸學生的血。他們連工都未有,為左交租,既要兼顧讀書,還要努力返兼職來賺錢交租。

我不是覺得這沒有問題,說實話,我也覺得這很有問題。以付出對比收穫來說,做收租的利潤不應該這麼高。但現實卻容許這種超額利潤的存在,那我又有甚麼辦法。

這個世界是很不公平,也很扭曲。

一少撮人擁有世界一半的財富。

生活在發達國家,要比發展中國家要好上不知多少倍。

錢,不是由辛苦勞動而來,而係印出來的。

帳面升了值的樓。可以去銀行按一按就套現一大筆錢出來,中間的確沒有為這個社會創造任何價值。那層樓還是那層樓。錢就這樣憑空變出來。

面對這些不公,這些扭曲。我也想看到改變。但要改變,我知道不是上上街,喊喊口號可以改變得到。沒有能力,這個世界根本不會理你,連實踐理念的機會也不給你。幾年前,我記得我在朋輩間說出理財的概念。那時,他們只是得啖笑,笑太大想頭,太理想。現在,卻有不少同輩來問我理財的意見。一樣的理財概念,但聽者卻因我的能力不同,而改變了態度。

要改變,需要能力。力量不是憑空而來。要建立能力,先要順應一下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在規則中遊走。然後有了本錢,才可以慢慢由小開始改變這個世界。同輩開始認真聽我說理財,因而改變了他們的理財觀。這已經是一個小小的開始。

恕我愚笨,幾本上是沒有甚麼創意。沒有能力去創造 Amazon,Facebook,Uber 等去改變世界。買樓收租這種舊世界的賺錢方法是我看到,我又有能力可以利用來,建立能力的其中一個途徑,也是我可以開始慢慢改變的地方。或許,買樓收租如七十後兄所言是邪惡之舉。但這些錢我不賺,別人也會賺。這樣的話,我寧願由我來賺。更何況我又在何時說過我是甚麼好人。合規合法有錢賺的,我就去賺。

我不知道別人,但至少我賺的話,我可以把心中一道尺實踐出來,而不是空口說白話。同樣是買樓放租,我的朋友,他們間屋成個厠所發霉,他們的業主成年都沒有理他們;我的租客跟我說,發現小小的霉跡,我即日就已經上去清理。

前兩日才說起杜月笙。杜月笙也是個很好的例子。賣鴉片做黑道大亨,的確是害人不淺。但至少他在國家有難時,能夠運用上他的力量救助國家。你說,他是好還是壞?他不賣鴉片,也有其他人去賣。但其他人會在國家危難時,出錢出力去救國嗎?

對比起鴉片,買樓收租算不上甚麼吧。

我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故事,而每個故事都有我們值得參考的地方。即便是杜月笙這樣的黑幫頭子如是,其他人亦如是。好的可以學習,壞的可引以為鍳。

YC 兄離去的話,我會覺得很可惜。因為失去了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一個以身作則,教導賺了錢後,應該如何用錢去幫助更多人的榜樣。利用得到的力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對於錢要取之有道,用之其所的想法,正是來學習於 YC 兄。記得 YC 兄就在國內支助了很多學生,讓他們有讀書的機會,改變了他們的一生。難道這不算貢獻嗎?這不值得學習?要是這也不算作貢獻,我真的不知道何謂對社會有所貢獻了。也不知道還有怎樣的人值得學習。

記得同一個朋友討論道德這個話題。

他提到的一個論點,令我印像深刻。他說,道德這把尺,每個人放置的位置都不同。古代人幾千年來都覺得奴隸制沒有問題,是到近代才開始變成不道德。現在的人,有些人覺得用食肉是不道德,把食慾建於動物的痛楚之上。而大部份人都覺得這樣很正常。難保有一天,全人類慢慢改變都會覺得食肉是不道德的事情,而廢除食肉,這也是有可能的(這位朋友是位素食者)。

不同人的道德觀是不能夠爭辯。

爭辯的地方只在於這把尺是否一致,還是只是待人從嚴待己從寬。

哪有投資不是靠從別人中取利,當中完全沒有道德問題呢。

投資賭業股的道德問題很明顯。

但投資銀行,從中收息就沒有道德問題,就不是從別人的身上吸血嗎?我又不見得是這樣。

不要忘記了,為何投資買樓這麼好賺,還不是銀行。沒有銀行低息借錢買樓,買樓收租哪有這麼容易一變二,二變四。計不到數,哪有人會特登去供幾十年樓。難道前世未辛苦過。除此之外,銀行賣基金的手法層出不窮。這些還聽得少嗎?銀行的盈利,說到底,也有不少是壓柞而來。

投資股票收息笑買樓收租,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嗎?兩者其實對社會也沒有太大的貢獻。買股收租,好就好在是隔了中間公司一層,由公司去做些 "邪惡" 的事情。我一直的看法都是,兩者是半斤八兩。

講了這麼多,我只是說出由一個小小小小小小收租仔的感想。

一個人站在甚麼位置,就決定了思考,說話。

咁我現在仲收緊租。

我當然是從收租的角度來說話。

難道我會邊說收租有幾差有幾唔應該做,但另一邊卻不停買不停收租嗎?!

若果我這樣說,我連自己都覺得虛偽。

帶番個頭盔先,童言無忌,若有得罪請多多包涵。


2015年11月6日星期五

梟雄

最近每日都追看梟雄。

杜月笙的故事實在太引人入勝。

讀歷史,甚至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就將人歸邊,分好分壞。站在正義一邊的人有很多,站在奸邪一邊的也有很多。但能夠像杜月笙一樣,亦正亦邪,而且兩面都做到這麼極致卻沒有幾個。這正是他故事令人吸引的地方。

一個賣水果的憑自己的赤手空拳,在當時亂糟糟,真亂世的上海打出一片江山,成為了稱霸上海的大亨黑道梟雄。到抗日時期,又搖身一變成為救國扶危的英雄。這樣的傳奇人物,實在是令人拍案叫絕,哪能不叫人敬佩。

人生如能像杜月笙一般,轟轟烈烈地活一場,比起平平庸庸過一生更有意思。

講番無線呢套劇。

選角方面,真的有點奇怪。

歷史中的黃金棠的年齡最大,杜月笙最年輕,但現在看來黃秋生比其他兩個還要老,更加像三人中的老大。

最可憐是馬明,在劇中做杜月笙的年輕版。劇中時間橫跨二十載,劇中其他人的樣貌都沒有太多改變(都是同一個演員)。唯獨是他,一過場就由英俊小生變成黃秋生的樣子,真的是太悲催了。

暫時來看,無線這套劇還是不過不失,就是一貫無線的水平,沒有太大的驚喜之處。看了幾部有關杜月笙的作品。發哥,呂良偉,黃秋生。個人認為還是呂良偉演的那部最好,劇情詳盡之餘,對每個人物都有很詳盡的描寫。杜月笙的故事是絕對有潛力拍成中國版 "教父" 一樣的經典作品。只可惜是政治環境不容許,始終杜月笙也是反共的頭份子,死在他手上的共黨成員不繼其數。發哥的 "大上海" 就是因為這而拍得不倫不類,浪費了這麼好的一個故事。真希望有朝一日,看到有原汁原味的作品出現。

講開又講,唔記得係邊度睇過一篇有關如何成為有錢人的文章,當中有一項是說有錢人大多不看電視劇。他們認為看電視劇是浪費時間的表現。應該把時間投放在更有用的地方之上,例如看書吸引新的知識。

看來,我都係做不了有錢人。




2015年11月5日星期四

股票,我細細個就開始買了 (十)

快快手手寫完這些陳年往事。

接上篇,在股票上賺了不少錢,就自以為已經學會如何在股票上賺錢。也以為自己已經找到隻好股,可以長炒長有。發著春秋大夢,以為自己可以成為全職炒家,幾千萬身家不是夢,過多幾年仲可以做埋股神。

不過世事哪又這般完美。

幾年過後,我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後生仔,股神依然係巴菲特。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聯塑上狠狠地賺了一筆,食過番尋味。一直都想再在它的身上賺多一筆。我在想,這隻股票挾著一大堆的概念,中國概念,城鎮化,水務發展。。。等等。這隻股票應該是長升長有。每次回落就是入市的好時機。

當時聯塑的股價隨著大市由最高位跌了回落了不少,橫行了一段時間。

我想是時機再入貨了。

上一次,聯塑一升一無回頭,令我賺到超過一倍的利潤。今次像上次一樣,也是一升無回頭,那就發達了。要狠狠賺一大筆,這次不買更待何時。

同時既然 "知道" 會賺,也不可賺蠅頭小利。買少少賺少少是沒有意思的,買得多才賠得多。我決定博到盡。將所有的資金都押在聯塑之上。

現在回看,這樣做真的是白痴到無人有。與其說是投資,不如說是賭錢。既沒有清楚理解間公司,又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完全沒有理會當中的風險。這不是賭錢是甚麼!

自滿到瀉,加上 "雄心壯志",於是就合演了一套完美的悲劇。

初頭的一段時間的確有些少斬獲。不過少許的利潤在當時來說,已經滿足不到我。要贏就要贏大的(真的很像一個賭徒)。

貪得無厭。一個月左右後,聯塑股價真的如我所願,一去無回頭!

不過係向下的一去無回頭,而不是向上。

短短兩個月間,由 $7 跌到 $3 左右,完全零水花。

之後雖然有死貓彈一彈,不過很快又跌回至 £3 水平。

這一年由最高跌到最低。最賺錢的股票,一下子變成了蝕得最多的股票。

之前所賺的全都蝕了,而且還要蝕入肉。

原來的雄心壯志在此已經不復還,剩下的只是無盡的憂慮。

每日看著跌到如此低殘的股票,真的是食不安,睡不穩。

每日都想股價回升,但現實的股價卻是如死水一般在低位中行走。面對著帳面上這麼多的虧蝕,沒有一天心裡是好受的。不停在埋怨自己為何這麼魯莽,這麼衝動。亦都是這段時間,我開始了轉變我的投資想法,開始認真對待去思索應該如何去投資。亦是在這個時間,我開始寫這個博客來紀錄之後的投資想法及投資,重新出發。

不過最後,在經過了半年這種折磨後,終於也受不了不斷的自我責備。在年尾我還是毅然決定完全清倉走人。不得不說,在清倉走人方面,我是可以很決斷的一種人。一旦決定了,止蝕就止蝕,清倉就清倉,絕不眷戀。剛開始的忠旺如是,聯塑亦如是。

老媽子同嫲嫲永遠都不明白為何我這樣做。蝕了這麼多錢,以她們來說,她們會一直持有股票,直到股票回升的一日。所以她們知道我這樣做後,也稍有微言。不過也是一句起兩句止。因為秉承她們一貫的教育方針,針唔拮到肉唔知痛,細個拮,好過大個左先來拮。現在拮一拮反而幾好。

事實上,在我清倉後兩個月,股價是回升到了 $5 的水平。那時再放,就蝕少很多了。再過幾年後,今年年中港股大時代之時,股價更重上 $7。按她們的做法,甚至是不用蝕本。

在此,或許可以看出對一間公司的了解,除了對在買入時機的判斷重要外,在持有及賣出時機一樣重要。如果當時我對公司有更深入的了解,或許就會有更多的信心在低位繼續持有股票,直至到市場重新反映到公司的價值。不過這已是後話,當時的我只是一心想把這件事了結,再不想受這種折磨。

現在回看,究竟當時的決定是對是錯呢?

無錯,當年要是沒有清倉,一直把股票持有不放。現在不用蝕本之餘,尚且有微利。

但若果不放的話,哪會有之後的痛定思痛,然後轉變投資的想法,認真的去對待投資呢?

沒有這些反省後的想法,就更不會有現在的投資。

個中得著,我想以下這句來形容最為合適。

塞翁得馬,焉知非禍;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2015年11月3日星期二

十年儲一百萬

話說,昨晚去了大學投資學會一年一度的理財講座。

今次請來的嘉賓是一位三十多歲,用了十年時間由零開始累積起十萬英鎊,之後慢慢發大,現在已經財務自由的理財高手。不過就還是繼續工作,我想應該是真的喜歡工作的一類人吧。

十年十萬英鎊是今次的主題,我也是被這題目所吸引。在嘉賓演講的途中,我又自己心算計一計自己的身家。十萬英鎊,大概就是百多萬港紙,應該是相距不遠了。記得剛入大學時,還在預算畢業時有幾十萬港紙已經很好。當時幾十萬已經看得很大。實在想像不到幾年後的今日,竟然可以有差不多成百萬,而且還不覺得是甚麼。人就是很貪心,呵呵。這心境上的轉變真的很奇妙。會不會有一天到我作演講。不過我的過程中有不少都是靠祖蔭,都係沒有資格去講了,講左都無說服力。還是聽人講好了。(笑)

有可能預了大部份的學生都沒有太多理財的經驗。演說中,大多都是理財的基本套路,很多都已經耳熟能詳。例如,減少 "壞" 的高利息負債,量入為出,複利的神奇地方。之後,他分享了他在股票市場上的一些投資心得,獲益良多。略為美中不足的是,他沒有太深入分享這方面的心得,我想是原因同上,大部份學生在這方面都沒有經驗,不宜太過深入。

講者的投資純與股票市場有關,股票佔大多數,期權亦有少許。從他的對話中,似乎是對於物業投資心存戒心。

賺錢的方法真的很多,靠樓賺錢只是其中一種。真的不用強求在磚頭上的投資。

他主張的投資方法與巴老的大同小異,集中在分析公司的狀況。在清楚了解一間公司後,才對公司進行投資。沒有固定的投資的年期,只是公司狀況有變的時候,才決定是買還是賣。

他本身的工作與石油有關,所以他的股票投資也集中在石油股之上。在這方面斬獲甚豐。

他最得意之作是買了一間小型專門服務油企的公司,後來這公司被油公司收購。在短短的三年間,這一項投資為他賺到了五倍的利潤!

另外,他亦以這兩年油價為例,說到這裡面其實有很多投資的機會。當別人以為他這兩年的損失不少。但卻是相反,他今年的收益相當不錯。因為油價下跌,剛開始時大家都盲目放售石油股,總之與石油有關的都放售。但事實上,不是全個石油業都受到打擊。上游的石油業受到重創,但下游的,例如煉油廠卻是賺到盆滿鉢滿。簡單來說,之前煉油廠要用過百元一桶買油,現在半價就已經買得到。出廠價卻沒有油價的跌幅那麼多,煉油的成本無論是高,是低都是差不多。豈能不賺錢。而他就看準機會,買下一些超賣的油公司。結果在今年,當市場意會這情況時,大賺一筆。

在談到投資理財的時候,他鼓勵我們去主動接觸投資理財。

他說,不要以為投資理財是很專門的事情,其實當中的道理很簡單,也不難明白。千萬不要怕需要太專門的知識。他以他作為例子,他是讀工程出身。原來對於會計金融一竅不通,也沒有讀過商業。只是開始投資後,才讀了些皮毛。明白到資產,負債,現金流等的概念。完全是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但一樣可以投資。

當他說到這裡的時候,又回想起中學博士化學老師的金句:

學歷不等於賺錢的能力,要是學歷等於賺到錢。世界最有錢的一群應該全是博士。(然後他指一指佢自己)

同樣道理,讀左一大堆的金融理論,考了金融的甚麼甚麼資格,是否等於精於理財投資。那又未必。

且看香港幾大富豪,學歷都只是小學生程度。

如果有學歷同資格就等於善於理財投資,那當年讀經濟的大學生,何解比不上這幾個小學雞呢?!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