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5日星期三

左翼思想

「左翼21」陳嘉銘:自由市場從來不存在

剛讀完一篇文章有關於中大研究生陳嘉銘,他對於資本主義的痛恨,和他對於社會主義的响往。睇完之後,很有感覺,所以就馬上動筆,寫這篇讀後感。他在文中說到的很多觀點,我之前都有想過,但想到的卻與他不太一樣,有些觀點也不是太認同。

與他完全相反,我是傾向資本主義的一派。我認為資本主義比社會主義更適合人類文明,至少目前來說,資本主義對大部份人類都更加適用。社會主義不是不好,而是它對於人格道德的需求很高。

簡單的說,在一個能夠順暢運行社會主義的世界下,人人不介意放棄私人的利益,為著大眾的利益而努力。但當中只要有一小撮人做相反的事,違背大眾的利益做事。這一小撮人很快就可以從這個制度中得到最大的利益。這個世界又會回到一個不公平的狀態。而事實上,目前這個世界正正是充滿這些 "一小撮人" ,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有利可圖的地方,我會毫不猶豫的衝進去。可以慳水慳力而得到同樣的結果,我會堅決選擇慳水慳力的方法。或者他會很不恥我這種人,但相信無人可以否認這個世界充滿著這種人!單是這一點,在我來看,資本主義比社會主義實際得多,因為它明白到人類是有自私的醜陋的一面,沒有迴避到這個事實把人類理想化,亦從而解釋到無形之手的存在。

在說到香港官商勾結和樓奴問題,他說到:

"我不知道你們有無樓!我就住公屋,我很明白箇中幸福。我有朋友租劏房,二千八蚊租丁屎咁細。只係瞓!完全無空間。相比我和媽媽住,二千蚊不用。二千八蚊租等於四分一人工了!未計水、電、煤。幾變態!如果沒有群眾力量,你不動政權,不動地產佬,只會繼續這樣。"

"政府不完全是資本家木偶,但幾大程度依賴資本。她也要回應最基本的群眾訴求,所以要出少少辣招,但不見得會動樓市!她就是不動樓市!不動資本家!因為一旦動樓市,她預計到有很大壓力。"

"政府繼續說自由市場,但你知個自由市場是假的啊!如何批地?政府囤了很多地,地產商又囤了很多。香港真是有很多地,只不過政府經常隱瞞數字,要人做研究才知道。政府和地產商關係緊密,令房價不動。有辣招,但你知辣招根本無助紓緩樓市。一般普羅大眾,一是租勁貴的樓,一是做死一世樓奴。"

"我一直都唔明點解有人會覺得無問題。你供三十年樓,你將三十年的青春投放在幾塊階磚,你不覺得整件事很變態嗎?三十年可以做很多事。人生有幾多個三十年啊?我經常覺得,讓我打份萬幾蚊的工,我打一世工,好運就可以有一層樓,供三十年,但其實真是很悶的!"

我也知道香港有公屋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租金比起市場的租金要低得多。正如他說,同樣的租金,同政府租可能有間屋住,同市場租就可能連間房都租唔起。問題是,香港本身是沒有甚麼資源,相信個個香港人都知道。從開埠初期,香港的財政收入一直都很依賴土地。從土地上得到的收入,才能夠支付照顧香港人及建設香港的開支,公屋亦在此開支之內。在享受公屋福利的同時,有沒有想過這些福利是從哪裡來呢?

從他的說話中,我的對他 "動樓市" 的理解是,港府干預樓價,令樓價下跌。但問題又來了,香港政府如果隨意介入樓市,將樓價打壓,對香港市民也是很大的影響。樓價下跌或者是可以幫到一部份的市民,但現在有樓的市民,或者從事建築的工人呢?樓價下跌,對他們是件好事嗎?如果樓價下跌是件好事,為何當年有這麼多人趕董伯伯下台呢?照這個道理,樓價在他任內低迷,令到很多人都上到車,他應該是民望最高的特首才對!

供三十年樓就是要把三十年的青春放在幾塊階磚上是件很變態的事情嗎?

這句話本身已經是普通人對樓宇買賣是一個謬誤,供三十年樓就等於一定要供三十年嗎?不要忘記了,樓是可以賣的。供三十年的樓,也可以在中間把層樓賣出去,然後還錢給銀行。例如供到十年,把樓賣出轉為租樓也是可以,沒有人說不可以這樣。所以根本就不構成,供三十年就是把三十年的青春放在磚頭上的問題,更惶論是件變態的事情。

人始終都要解決居住的問題,一係買樓,一係租樓。我認為買樓租樓,更加多的是財務上的考量,哪方面較為花算的就去做。不能否認現在香港的樓價高得離譜,值不值得花費數以十萬,甚至百萬的資金,犠牲當中的機會成本去換取一層樓,我覺得才是值得考慮的事情。

說到教育,他說:

"教育又是很吊詭。無人質疑過究竟教育為什麼要付錢呢?尤其大學。你畢業出來就要還十二萬元,三轉四就十六萬。這又是一個炸彈。現在大學生多普遍,人工可能只有一萬蚊左右,還有variation。你想想,兌換還債十六萬,政府卻是不打算處理學債問題。"

 "還未計副學士。大學學額好像十年間只多了幾個百分比,也比多了!第一,政府根本不願意增加大學學額,要人讀副學士、高級文憑,自己貼錢才可以駁上去;第二,政府不將教育免費。其實,免費教育很簡單啊!經常說無錢!無錢!但其實只要收高少少資本家的稅就可以了!"


 "我計過,只要收多約百分之二、三的稅,已經可以擴大一倍學位。你背負巨額學債,意味你要找份很穩定的工。一旦被人炒魷魚,你就拜拜!在奧地利交流時,人們是不能理解為什麼學費要四萬?兌換歐羅即四千。吓!他們四百也不用。那時的確不用,現在就不知了!教育起碼要平很多。為什麼我要畀錢先?"


這裡存在著一個矛盾的地方,既然知道現在大學生供應過剩,為何還要政府增加學位呢?更多的大學生,更多的副學士,就能夠解決問題嗎?清楚資本主義核心的供求理論都知道,供應太多,價格就會下降,這正是現在所發生的情況。再多的供應,只會加劇人工的下降,最後對問題一樣是沒有改善。現在核心問題不是不夠人才,而是某方面的人才太多,某方面的人才太少。像建築行業,這幾年間對一直有極大的需求,但卻沒有足夠的人去加入這個行業。

還有一點,如果要比較的話,香港學費其實不算貴,既然他用奧地利做比較,我也用英國作比較,英國大學一年學費是九千英鎊呢!!

對於他說的社會主義例子,我是充滿著疑問的。因為只要稍加延伸,就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旁邊的女工合作社也是這樣啊!她們都無老闆,也是大家一齊傾薪酬、傾返幾多日。大家一齊傾,有錢就一齊分,計番條數而已。無manager,無員工高過另一個員工。大家一班人一起做,抵抗大地產商,在西班牙也真正發生過。這就是經濟民主,不是很難理解。  "

當只有一間半間這樣的合作社,因為獨市或者可以這樣的模式經營。問題是,當加入多幾間合作社時,多返幾日工的合作社,生意一定會比返少幾日的搵得多。最後搵得多的合作社,會有更多的資源去做更多的事情,變得比其他合作社更加大,員工的薪酬也更多。這種差異久而久之,會變到跟原來地產霸權中,一兩間公司獨大的情況一樣。

「『做又三十六,不做也三十六』是毛澤東時期最流行的口號罷了!但一個理想狀態不應該是這樣。你做某些較辛苦、吃力、危險的工作,應該得到多些。例如清除某些廢料可能影響身體,那些工作有較高人工,我覺得完全合理。即就着某些工種作出協調。」 

這個理念不就是資本主義的基礎之一嗎? 辛苦,吃力,危險的工作因為較少人會做,工人供應減少,價格自然提高。如果不容許資本主義的存在,某些人可以有較高人工的情況根本不應出現。因為最後只會導致某些更能捱苦的人,得到更多,慢慢成為社會上擁有資本較多的一群(又回到資本家了!)。

「成果是屬於大家的,就會互相監察啊!你懶我會數臭你!你不是沒有四肢,不是殘廢,為什麼可以不幹活?我用很日常的生活例子。假設你在家煮飯,理想狀態應該是全家一起做,姐姐及弟弟切菜、洗碗。若哥哥說他功課叻,全部家務你們做就好了!你也覺得不妥吧?一起做,成果,即那餐飯就是大家。」 

分工能夠提升生產力,在過去的幾百年間這已經得到充份的驗證。一間工廠裡,把工序分工分配給每個工人,比起一大班工人各自獨立生產的生產力更高。同樣用屋企做例子,爸爸搵錢最多,是不是叫他放棄返工搵錢,每日抽時間返屋企做家務最好?這又未必,或者爸爸專心搵錢,媽媽專心照顧屋企,專業分工,這樣會比爸爸媽媽同時做家務,又同時工作搵錢的效果更好。

你要想想多勞多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有這個想法?就是因為你在香港頂唔順!你不做多些你會死啊!你不做多些,你會供不起層樓,你會老來無依。然而,在社會主義角度,你的基本社會保障、教育應該已經受保障!多勞多得?其實你真是不需要做那麼多。多勞多得是要視乎社會環境。現在說是valid的。因為你不多勞,你就不夠生活,但在社會主義入面,多勞多得其實無意思。你可以做少很多事。四個鐘可能很誇張,六個鐘吧!工作六小時也不是很誇張吧?法國從前也是這樣,這樣已經足夠你生活。那麼你還何需做很多呢?除非你真是很喜歡那種工作,但你當然也想要多些leisure time跟家人、朋友做你想做的事。

如前所說,社會福利,教育,等等,都不是憑空可以變出來的。其實多勞多得,也不是甚麼資本主義獨有的觀點,中國自古就有這樣的想法,不然又怎會有道是,勤有功,戲無益。能夠每日做六個鐘當然好,四個鐘就更好,不過現實是大可以看看希臘,法國現時的狀況,以他們為鑑,便可知此道不通。其實也不需要再說太多。實在想不明白為何會有多勞多得沒有意思的想法。

看完整篇文之後,他所說的理據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完全改變不到我對資本主義的看法,反而更加堅定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因為從他的理據引伸出的問題都不能透過他的講法解決。既然看不到這是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法,那就只可以相信目前的是最好了。

最大的感觸反而是一樣米養百樣人,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橫行的地方,除了培養到我這種深信資本主義的人外,原來也能夠培養到像他一樣,有著左派思想的人。我倒覺得這是資本主義的好處之一,因為它不禁止每個人有著自由的思想,而且認為這是一種好事。有著好概念的人,更能夠得到社會的獎勵。

再說了,回顧歷史,社會主義基本上沒有一次是成功能夠帶給人類更好的生活。這個理論聽起上來很好,但漠視了很多人類本身醜陋的本性。



2015年2月19日星期四

我家的新年傳統

這是羊年的第一篇文章,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趁過年之際,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一個過年傳統。

每到年初一,親戚都會一早來到家裡跟嫲嫲拜年,同嫲嫲逗利是,吃過中午飯,然後大家一起去拜訪阿爺的朋友同舊伙記。

在等候其他親戚的來臨和食中午飯中間的時間,阿嫲就會開始我家的這個傳統,魚蟹蝦。讓大家,特別是我們這些小輩解解悶。無他,新年時間的電視節目實在太悶,大人之間的話題,我們小朋友也沒有說話的地方。

這裡的魚蟹蝦,不是平常吃的那些,而是賭局的一種。相信這是老一輩的賭錢方法,因為跟很多同輩朋友談起,他們都不知道是甚麼。在這裡就略略說明一下,魚蟹蝦類似賭大小,不同的是,大小只有 "大" 和 "小" 可以選擇。而魚蟹蝦就有 "魚","蟹" ,"蝦","葫蘆","雞" 和 "銅錢"。玩法是莊家把三顆印有這些圖案的骰子在骰盅搖好,賭客就選擇將賭注放在這六個圖案之上。買中骰子的圖案,就可以得到一對一的賠率。兩顆骰子的話,就是一對二。三顆一樣的話,就是一對三。



當阿嫲在她房間拿出賭具,和一個裝滿零錢曲奇餅罐,將飯枱搖身一變成賭枱。我們就知道,這項傳統又要開始了!

嫲嫲會先從餅罐中分給每人一大堆的零錢,作為賭本,然後就是開始賭局了。

在這場賭局當中,莊家當然是親愛的嫲嫲,賭徒就是我們這些小輩。

咁細個就賭錢?

嫲嫲一句小賭怡情,新年先一年一次,連平時極討厭賭錢的老媽子都無得反對了,更何況阿嫲平時一向也是不贊成賭博,所以就更加沒有話說了。

由於平時都被老媽子禁止接觸賭博,加上睇周潤發做賭神做得多(雖然唔係玩啤牌),所以每年這個機會賭錢,我都捉緊機會試下呢一樣玩意。又或者,在我們中國人的血裡面,確實有濃厚的賭性,對賭博特別容易著迷。不然的話,世界最大的賭城也不會在中國澳門。

對住小山一般的碎銀,感覺有少少似在電影睇到的周潤發,個個賭神上身細個覺得真係幾過癮。而且這些碎銀往往比起幾星期的零用錢還要多,所以就更加興奮!

賭錢個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有些慢慢一毫兩毫下注;有些會每隔幾局先下一次;有些會一次過 All in;有些會分開幾注落不同的圖案。我多數都是慢慢下注,有時甚至嫲嫲都嫌我下注太小,而在旁邊叫著,買得多先贏得多,希望我下多一些賭注。

在賭的途中,所有人的賭注都會慢慢流回去嫲嫲那個曲奇餅罐。在賭注越來越少的時候,當然是要找父母資金救援。同時間一直在身邊觀看的長輩也會開始忍不住手,開始加入戰局。賭注亦因為有大人的加入,而變得越來越大。剛開始他們還會用身上的零錢,之後他們便開始從銀包內翻出一張又一張的鈔票。賭注由原本的一個幾毫,到一兩蚊,到十蚊,最誇張的是大伯,試過把一條紅衫魚放上枱面!

不過無論賭法如何,賭注如何,在中途贏了多少,結局往往都是一樣。到最後,所有的賭本都會集中在嫲嫲的曲奇餅罐。這時,曲奇餅罐比起剛開始時多了很多的錢,剛開始阿嫲給我們的賭注又回到原來的地方。鐵罐裡原本只有零錢,現在不單有滿滿零錢,而且還有花花碌碌的銀紙!

隨著食飯的聲音從廚房中響起,阿嫲笑笑口將所有銀紙塞入銀包,然後將餅罐蓋上,把比開始時更重的鐵罐,留待下年的賭局。而我就後悔不已,眼定定望著剩下的一兩蚊,後悔沒有在一開始將所有的賭注收來自己用,而是貪心的想把錢滾錢,把所有的賭注都花在賭局上。

細細個唔識諗,只會想到下年再接再勵,希望有年會贏到阿嫲那個曲奇餅罐。之後慢慢諗下,又同佢傾下計,先明白到在這個賭局之中,做賭仔的一方根本一定輸。這是阿嫲對我們這班後輩的理財培訓方法。佢的目的就是想我們從中吸取教訓,明白世間上的賭局都是大同小異,做賭仔長賭必輸,想賺錢就不要賭博。在賭博中,只有莊家才能夠賺到錢!如果我一開始不賭,就賺到阿嫲給的賭注了。

總之,小賭怡情,但切不可大賭。這句說話,記住了,對理財已經有很大作用。因為很多人只所以不能理財,正正就是因為一個 "賭" 字。

P.S. 我一直懷疑,之所以有這個傳統,除了前述的理由。亦都是因為嫲嫲在家中輩份最高,在新年期間,利是總是有出無入。有了這個傳統,正好可以幫補一下她老人家在這方面的支出,哈哈。

祝各位有個愉快的新年假期!


2015年2月18日星期三

羊年快樂

馬年過去,羊年來到。

在此恭祝大家新年快樂。

財源廣進!

心想事成!

在新的一年,繼續向心目中的目標前進,在這一年可以向目標更進一步。

講新年,每到新年特別羨慕在香港的朋友,個個都可以放新年假,市面上也充滿新年的氣氛。在英國,特別是我住的小城市,完全沒有一絲新年的感覺,又沒有假期,新年期間還是要正常上班上學呢。幸好,有老媽子的愛心自家制年糕蘿蔔糕,才感到新年的到來。

換燈膽都要我理

今日,我又幫租客換燈膽了。

自從做左包租仔之後 (以我的年紀,包租公未免叫得太老),我才發現我原本以為的世界,同現實的世界有很大的分別。

換燈膽就是其中之一。

別以為換燈膽很簡單。原本我也是這樣想,換燈膽是基本常識。如何將燈膽拆下,買個新的,然後將新的換上去,簡簡單單,又不是高科技,換燈膽應該個個人都會識。但原來我是錯的,換燈膽都不一定個個都識。以我的非正式統計,這幾年來就有一半的租客係唔識換燈膽。

燈膽如何拆出來? 唔識!
燈贍的插頭有分別?唔知!
燈贍如何裝番上去?唔識!

大學生都唔識換燈膽,有時候真的無言以對。同時亦會感恩細細個已經被老媽子教導這些 "常識"。而正正因為大部份租客都唔識換燈膽,所以每隔一段時間當租客打來,話燈膽燒了。我就要去幫租客換燈膽。我通常都要即日去幫他們換燈膽,因為總不可能懶懶閒唔埋租客,任由租客夜晚無燈。

有人話,投資物業好,坐定定有錢收。我覺得講呢番說話的人,都只係我睇你好,你睇我好的心態。以這幾年做包租仔的經驗來講,我不能夠完全同意這句說話。買樓出租,要幫租客處理問題,層樓事無大小,簡單到換燈膽,總之租客搞唔掂的,都要煩到業主。何來坐定定有錢收呢。

或者有人話,可以給代理去處理這些事,那就可以繼續坐定定收錢。

這就是我某程度同意投資物業好,能夠坐定定收錢的理由。(注意,我之前只是說不能夠完全同意,即是說,某程度上我是同意的。語言的藝術呀~)

用錢雖然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像這類不少的讀者,人在香港,樓在英國,不能事事親為,最好當然是請代理來處理較好,總不能夠下下有事搭飛機來英國。不過像我可以做到親力親為的,本著應使得使的原則,我覺得唔值得!況且,又根據我非正式的統計,類似的小問題,一間屋一年先發生一兩次,甚至完全唔會發生。每次用的時間又不多。(換個燈膽要多久呢?)既然可以自己做到,又不太花時間,為何要給人賺這些錢。

更何況,換個燈膽這些小事,好的代理或者肯順手做,不太好的,就會找電工來做了。英國出名人工高,藍領分分鐘值錢過白領。出動到電工這類藍領,一個鐘起碼二三十鎊,未足鐘照計一個鐘。單換個燈膽,前後不用五分鐘,已經要幾十鎊。

換個燈膽咁樣將血汗錢俾人賺,我實在覺得好肉痛!!

事實上,這在之前已經發生過。

話說樓二的租客,也就是我認為目前最好的租客,也遇到要換燈膽的問題。按他們當時的講法,換左個 "新的燈膽",但還是開不到。我好自然以為係盞燈的問題,所以叫了電工去整。但電工來了不夠幾分鐘,已經說整好了,新的燈膽只是插得唔夠好。(我到現在也想不明白,一家四口為何連個燈膽都唔識換。)雖然電工是相熟的,他本應說不用收錢。但一場來到,也不能夠讓他白走一趟,車馬費也要給吧。最後還是給了他十鎊。不過一分一毫也是血汗錢,這還是叫人心痛。重點是這十鎊花得沒有價值,換個燈膽十鎊,不如我自己做,我自己袋。

最後,物業投資是否如很多人說的那麼好呢?

我覺得未必,要看看你是甚麼人。要投資買樓收租的,最好是唔怕麻煩的人。怕煩的人,就要唔介意給其他人賺錢。否則,買樓租樓,每個階段都有極多東西麻煩,又怕煩又唔願意俾錢人賺,或者唔太適合買樓收租。







2015年2月11日星期三

幾個理財前先要回答的問題 (二)

在到目前為止的二百多篇文章中,幾個理財前先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很喜歡的一篇。

在投資的路上,不總是一帆風順,遇到挫折,疑惑的時候,我會重看這一篇文章,提醒自己之所以行這條路的初衷。原來不知不覺間,這篇文也已經寫了差不多兩年,對於這些問題的解答也在這段時間中有所改變。我想是時候,更新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正如我在上一篇,回答一位網友留言所說的:

向著財務自由的旅程中也是人生的一部份,而在這旅程中我們的對生命的見解也會隨之而改變,當年所想的自不然也會跟現在的有所不同,所以做不到當年所想的其實也不足為奇。每一日的目標其實都會跟昨日的有些少不同或改變,所以才要努力每天向新的目標進發!

第一個問題,這是最基本的問題,一切也是由這個問題開始。


為甚麼要去理財,去追求財務自由?


如"富爸爸窮爸爸"裡所說的一樣,有些人的一生不停的只為錢而工作,他們的工作並不令他們快樂,工作賺到的錢用了在生活上,無錢了就繼續工作,就如老鼠跑滾輪一樣,永遠都沒有終點。另一方面,有些人得到了財務自由,不用為錢而強逼自己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在長大的過程中,非常興幸有現實版 "富爸爸" 和 "窮爸爸" 一直伴我成長,讓我親身感受到當中的分別。

在這廿幾年間,我親眼看見父母在這滾輪裡不停的跑,跑了幾十年還是要繼續辛勤地工作。他們不喜歡他們的工作,但卻要為生計不停地工作。無疑,他們就是所謂的 "窮爸爸",另一方面,我也看到我的嫲嫲,這個"富爸爸"。自我出生開始,她沒有一日是為工作而煩惱,每日都是悠栽悠栽的享受生活,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這兩個不同世界之下生活,我清楚看到兩者的分別。我明白到,我不想人生終日像 "窮爸爸" 一樣為錢而去做一些不喜歡的工作,然後回到家裡埋怨工作的辛勞。我希望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些自己感到有意義的事情,而不只是單單為錢而去工作。哪怕我將來想做的事沒有人工,我也可以因為財務自由,不用為錢而煩惱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不需要工作收入,我也可以維持我的基本生活。

對於財務自由,坊間有很多不同的詮釋。

對我來說,財務自由不等於退休,它是一種讓人有選擇權的境界。讓人可以捨棄金錢的考慮,自由去隨心選擇的境界。

前幾年,有個9A狀元放棄了高薪厚職而去做巴士司機,其實已經很接近我所講。只是我會想在財務自由後才去做 "巴士司機"!那即使做 "巴士司機" 是沒有人工,我也樂意去做這份工作,而又不影響到我的生活。

第二個問題,對金錢如些著緊,整天講錢,不覺得很討厭嗎?


無錯,整天談錢確實是挺討厭,我也不想整天講錢,但這卻是無可奈何。說理想是件很容易的事,但要去實踐理想卻是很難。在這個一切也離不開錢的世界,要實現理想也不可能離開錢。想創業嗎?開公司要錢,買貨要錢,推廣要錢,人工要錢,樣樣都係錢。所以才要努力的去理財累積資本,才能夠在未來讓自己可以實實在在的向理想前進,而不只是空談。而要懂一件事,先要開始談論它,按近它,把它的底子摸得清楚,理財也一樣。不去談論它,認識它,又如何學會理財呢?又如何向目標前進呢?

第三個問題,這樣的生活有樂趣嗎?


這要看何謂樂趣,日日行街睇戲食飯,吃喝玩樂,不停消費才叫做生活樂趣嗎?

我認為生活有沒有樂趣,只視乎的是你如何看待日常的生活。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是天堂,是地獄,全憑自己的選擇。

身邊認識我的人,他們看我的生活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會認為是多姿多彩,有些人會認為苦悶。我自己的看法是,能夠生活本身已經是一種樂趣,如在 "香港之行" 裡所講:

人生如棋,對手是這個世界,目前的棋局是好是壞早已經是不能夠改變,因為那是過往下的每步棋所訂下來的。但未來的棋局卻將會因今天所行的而有所改變,好好的去想如何正確下好未來的棋,才能令到棋局更加精彩。成敗或許不太重要,人生匆匆才百年。人死了,成敗都變得沒有任何意義。更重要的是當中的過程過得怎樣。雖然永遠都不可能知道世界下一步會如何走,最多亦只能作有限度的預測。未來會是如何,誰也說不清。但若果連自己的棋都走不好,那未來的棋局不用說也一定是平平無奇。行好自己的棋,也是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不枉花一輩子下的這盤棋。

能夠每日繼續進行這場遊戲,迎接不同的變化,思考如何玩這場遊戲,本身就已經很有趣。

如果還要執著在消費才叫有生活樂趣,那就沿用上一篇的說法。如果要用明日的歡樂換取今天的歡樂,我寧願今日辛苦一點放棄今日的快樂,而要明天的歡樂。因為我知道將來會有很多個明天,但今天只有一日。正所謂: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所以才要為明日做好準備!今日的每一分每一毫都是十分重要。它們是種子,越多的種子,未來的收成就越豐厚。

第四個問題,第一次問我這條問題的是一個常常提倡要今朝有酒今朝醉,輕視儲蓄的人。


有這麼多錢又有甚麼用,到死的那天還不是帶不走?況且你有可能明日就死了!


這個問題是最難的一個,也是差點把我打沉的一個,也是最常聽到的一個。我覺得這個問題最弔詭的地方,在於它把思想導向一個方向,人死了就無法享受之前辛苦努力賺取的金錢,那之前放棄了今日的快樂就換不到明日的歡樂了,讓人覺得自己笨了。

但我的想法卻是:無錯,我或者明日就會死了。確實我也帶不走我的錢,我的樓,我的股票,但卻正正因為我帶不走這些,這些東西都會留在這個世上。我可以把這些東西留給我的家人,他們也可以代我享受這些東西帶來的成果,又或者用來去追尋他們的理想。

很多一直看著這個博客的朋友都知道了,一直以來我的機會都是靠屋企的,沒有他們的支援,我是不可能獲得現在所擁有的。既然機會是來自家族的,那我更有責任去繼續保護這個機會,甚至令機會變得更大,然後把它留給下一個有需要的人,而不是花光這個機會。因為這個機會其實不屬於我,而是屬於這個家的。

我愛我的家人,他們活得好,我知道的話我也會很高興。即使不留給家人,也可以把這些東西捐給有需要的人,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我知道我留下的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對比起死的時候不能享受自己辛苦得來的成果,其實我更怕死的時候甚麼也沒有留下,反而成了其他人的負累。

這個想法其實不難理解,人類是群居動物,自古以來,只有聚集一起互相合作,才能夠確保人類作為一種物種的長期生存。不然早就俾獅子老虎這些更強大的動物消滅了。只想著個人的利益享樂,而忽略族群的利益,這不利人類這一個物種的長期健康繁衍。違反作為生物的基本定律,將動搖我們作為一種生物的存在價值。

不過回到這個問題。死固然可以很接近,但同時死也有可能很遠,如果真的是很遠的話,我又不想在死之前的生活都要苦惱著錢。當年這個問我這個問題的人到如今還健在,而且還是繼續他活在當下的生活態度,但同時間卻整日埋怨自己很窮,很多事也因沒錢而做不到,生活也不見得有改善過!

總結這一篇是一篇回顧及按現時的想法修改,所以看過上一篇的會發現當中有些是沒有改動的。因為現在的觀點跟當時的還是一樣。重看以往的觀點,再跟現在的比較,其實差不多。只是在原有的想法上,更加深入的解釋。讓自己更加清楚自己的想法。過多幾年再重看,必定又是另有一番滋味。

2015年2月6日星期五

天仙局

今早一起身看到港人在英國買學生宿舍,結果誤墜天仙局。

百港人買英國樓花 疑受騙報警求助
https://hk.news.yahoo.com

在香港,打開報紙常常有推銷英國學生宿舍的廣告。高回報,保證四五年收入 6% 以上,入場費低四五十萬已經買到一個,無疑是很吸引到一大班有錢的香港人。我也常常收到這類的查詢,問我相關的意見。

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購買英國學生宿舍
http://creating-cashflow.blogspot.co.uk/2014/08/blog-post_21.html

Shelly - 買學生宿舍
http://creating-cashflow.blogspot.co.uk/2013/02/120-shelly.html

轉載:購買英國「宿舍盤」須知
http://creating-cashflow.blogspot.co.uk/2013/07/blog-post_26.html

我一直對這些投資都有疑問。最令我起疑的是,吸引的保證回報。看過一個廣告,保證回報五年 9%。計一計數九五四十五,五年都已經差不多賺到半個單位了。如果五年後,又可以原價賣出去,這五年賺一半。問題是,有這麼好的 "回報" 為何精明的英國人不買,要發展商拿來香港賣呢?英國人並非無錢,遇到荀盤,他們購買的速度快到你唔信。他們不買總有他們的原因。

單位入場費平,幾十萬一個。但除開呎價,分分鐘平週邊的單位貴一倍。羊毛出自羊身上,發展商肯保證這麼高的回報,多少是來自一開始的超高利潤。

說到保證回報,從這件事亦可以看出,所謂的 "保證" 回報根本沒有保障,只是宣傳技倆而已。

最後,還是要買學生宿舍的話,最好是找有經驗,有往績,有良好信譽的發展商。

總結一句,在海外買樓,不只有是英國,都要小心,小心,小心。

2015年2月4日星期三

葡萄記

有時候,在學生停車場上看到一架架跑車,"葡萄" 的感覺就自不然會在腦海中浮起。

今早趕返學,經過大學的停車場之際,眨眼之間見到一架白色的跑車,這跑車馬上就吸引了我的眼球,也讓我的腳步停了下來。另一個注目原因是,架跑車泊了在停車場最當眼的位置。這是一架 BMW Z4,我夢寐以求的跑車之一,之前從未見過它在停車場出現。停在學生停車場,而且車窗上有學生的泊車證,所以這跑車一定是屬於學生。同樣是學生,為何有人可以駕跑車上學呢?我很葡萄,為何我不是這幸運兒。之後,我拿出手機,拍下了這夢寐以求的 Z4。然後在 Facebook 上寫道:

"如果我是富二代,我也會這樣做。揸 BMW 純白色 的 Z4 返大學,泊在停車場最當眼的位置。讓窮學生好好葡萄,然後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機好好拍下這夢寐以求的跑車,再在網上分享,告訴大家,吃不到的葡萄真的很酸。"



每個人對吃不到葡萄的看法都不一樣,雖然這些葡萄是酸溜溜的,但我就覺得在生活中有這樣的葡萄很好,可以推動我以此為目標,繼續努力搵錢。

無有葡萄的世界很可怕,完全的無慾無求不是一種好事,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我一直都相信慾望是使人類進步的其中一個要素。如果沒有這樣的心,人類的文明幾本上沒有辦法進步。如果原始人沒有慾望,沒有一個建立更好居所的想法,我們今日或者還是在洞穴裡居住。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這些慾望。

消極的,可以埋怨生命的不公平,憎恨這些可以享有生命所賜更好待遇的人。相反,這些生活中吃不到的葡萄,亦可以視為激勵我們向目前邁進的原動力。如何選擇,其實在自己的手裡。我就會選擇後者。

不過話分兩頭,BMW Z4 在英國買一架全新的,幾十萬港紙左右。真的有幾十萬的話,我自問又會唔捨得拿去買跑車,一定又會用來做首期,跟銀行借錢買樓收租。要不然,就會拿來買股票收息。看來富二代的生活,除非心態上突然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否則應該是和我此生無緣了。

到有能力吃到葡萄時,我又未必會食下這葡萄,因為又會有下顆葡萄。雖然有些像面前釣著蘿蔔而不停前進的驢仔,一直不停往前走,但到最後還是吃不到蘿蔔。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很可悲,很可笑。但我又認為驢仔至少有走過,這總比踏足不前要好得多。

2015年2月1日星期日

終極黃金

來到黃金的最後一篇。原本的計劃還有多幾篇,希望自己在仲記得和朋友對黃金的討論之前,記下自己的觀點,讓自己有個完整的紀錄。將來是對是錯,都可以用來作參考之用。

不過在發表了之前的幾篇之後,想不到很多原來想寫的重點,都在之前文章內的留言部份被網友提出,我也分享了我的看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回看之前文章的留言,留言中的一些問題及看法,與朋友之前的討論十分相似,我們也談論過差不多的問題。所以就不再寫多幾篇再重覆了。一於在這篇中總結一些我對黃金看法的重點,想到的問題,以及之前的一些摘要。

投資對我而言有兩個作用,一是要令資本保持購買力,二是要令資本增加。

當說起投資黃金時,最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它哪裡能做到資本增加。撇開高賣低賣不說,買賣甚麼東西也可以做到,也不只限於黃金。其他可以投資的東西所有都可以從買賣中獲利(蝕錢)。但除此之外,黃金就沒有任何生產能力了。

股票,公司會派發股息。
物業,出租能夠收取租金。
債券,可以收取債息。

但黃金呢?一舊閃閃發光的金屬,唔買唔賣,始終就只是一舊閃閃發光的金屬。

很明顯,黃金本身沒有生產力,自然也不能夠令到財富增加。

這一點我認為是相當重要,亦解釋了何大部份的富豪都不以持有貴金屬為主要資產的原因。李生的主要資產,眾所週知是長和系,巴菲特的是巴郡的股票。好像沒有富豪是因為持有很多黃金而上富豪榜的。當然,這有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或者會有隱世富豪是持有大量黃金,但至少我們熟悉的,都沒有富豪是以持有大量黃金而致富。

這也是個很簡單的道理,一個人 "投資" 黃金,他由始自終都只是運用一個人的力量來累積財富。但如果他投資其他東西,隨著資產的增加,他累積財富的力量將會是他自己加上累積了的資產背後代表的人,所加在一起的力量。一個人,對比起很多人,不用說,很多人一起累積財富的速度會比一個人要快得多。

而且當積累到一個地步,資產每年所生產的資本比個人開支更多,甚至可以退出工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黃金,積累了很多黃金後,還是要工作,不然就要開始變賣黃金以維持生活。

既然投資不能產生財富,那黃金必定是非常善於保存購買能力。不然的話,如果黃金既不能產生財富,又不能保存財富,那為何要黃金。

最常聽到買黃金的理由是,黃金能夠保持購買力,在貨幣貶值,在政局混亂和制度崩潰的時候。但問題是黃金在面對貨幣貶值的時候,是否真的這麼保值?以及在貨幣制度崩潰時,是否真的這麼有作用呢?

世界脫離了金本位都幾十年了,銀紙會貶值這可不是新聞。回看這幾十年,以美元的價值消失了七八成。今日的一美元,只值以往的幾十分美元。可樂都不再是幾毫子一枝。問題是,世界並沒有因為這樣的貶值而崩潰,也沒有回到金本位。反而是馬照跑,舞照跳,人們繼續生活,不像有太大影響。也不見所謂的因為銀紙貶值,而開始轉回用貴金屬。相反,貨幣越來越變得虛疑化。出人工透過銀行轉帳,再以信用卡或八達通支付開支,過程中完全不涉及實體貨幣的轉移。

如果將全球經濟轉至用實體貨幣,這個世界會如何呢?

改回用金本位,或許也只是貨幣單位的改變,不一定代表轉回用實體貨幣。難道真的棄用八達通,用碎銀來搭巴士?那文明就不是進步,而是退步了。

黃金能夠在貨幣貶值時保值,這是很簡單供求道理。貨幣的供應無限,黃金供應有限。當貨幣增加的速度大於黃金,黃金的價格上升。但同樣的道理,也能應用在所有有限的東西,土地,資產,商品等等。即使是貨幣本身也有差異,兩種不同的貨幣,兩種不同的供應速度,它們的價值變化也會不同。

如果在脫離金本位的第一日相信黃金保值,而開始儲蓄黃金,的確是保存了不少的購買力。正如之前所說,貨幣因供應增加,會令所有相應其他東西升值,不只有是黃金。過往的三十多年間機會處處,特別是在香港,把資金投放在樓市股市,回報數以百千倍計。如果好好積累,收租收息都收到手軟,或者早已經可以憑藉這些收入而財務自由。若果過去儲黃金,會不會也失去了太多的機會。積累黃金的話,則還要繼續工作。

這些機會成本會不會太高呢?而在計入機會成本後,黃金是否還是這麼 "保值" 呢?

過去的三十年世界大至上和平,單以這段時間來衡量黃金的保值能力,或許還不夠全面。因為黃金保值的地方不只是和平,還有混亂的時候!特別是貨幣崩潰時,人們不再相信貨幣。

想到最近的超級通漲,貨幣制度崩潰的非津巴布韋莫屬。按照理論貨幣崩潰,人們會重用貴金屬作貨幣。那津巴布韋人一定是重用貴金屬了。但問題是,他們沒有。他們改用了美元作貨幣單位。

http://www.economist.com/news/finance-and-economics/21576665-grubby-greenbacks-dear-credit-full-shops-and-empty-factories-dollars-they

很多人聽到貨幣崩潰的時候,很自然會想到所有貨幣的崩潰。問題是,貨幣本身也有很多種。一種貨幣的崩潰,未必等於全部貨幣的崩潰,不等於另一種貨幣也失去價值。在這個情況下,黃金未必是唯一能對抗貨幣崩潰的東西。

所有貨幣都崩潰的世界,我實在不能想像,可以想到到時的經濟,甚至世界也完全崩潰了。持有黃金就真能夠獨善其身?

除了貨幣制度崩潰時可以保值,另一個說法是黃金可以保障政局混亂時,有資本作逃難用。

但又如前所說,在這種情況下,外國貨幣也有可能有用。不過我沒有證據可以支持這想法,所以只能作猜想。

黃金在這種情況下的作用常常被提及,我們聽過很多逃難時,帶著黃金走難的成功故事。但我想想在想,有沒有帶著黃金走難失敗的故事,例如被其他人財迷心竅,而發生不幸事件呢?又或者帶要在生命和黃金作抉擇呢? "來生不做香港人" 的開頭,那男人要渡海來香港,我就在想,如果他身上很多黃金,黃金的重量有可能會令他葬身大海。在生命同黃金中,應如何做抉擇呢?

最後引用股神巴菲特對黃金意見,來做總結:

I will say this about gold, if you took all of the gold in the world it would roughly make a cube 67 feet on a side. So if you took all the gold in the world, we could have a cube that went down there 67 feet... 

Now, for $7 trillion, there are roughly a billion of farm— acres of farml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y're valued at about $2 1/2 trillion. It's about half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this farmland. You could have all the farml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you could have about seven ExxonMobiles, and you could have $1 trillion of walking around money. And if you offered me the choice of looking at some 67-foot cube of gold and looking at it all day, you know, I mean touching it and fondling it occasionally, you know, and then saying, you know, `Do something for me,' and it says, `I don't do anything. I just stand here and look pretty.' And the alternative to that was to have all the farmland of the country, everything, cotton, corn, soybeans, seven ExxonMobiles. Just think of that. Add $1 trillion of walking around money. I, you know, maybe call me crazy but I'll take the farmland and the ExxonMobiles.

最後最後,這幾篇有關黃金的觀點,只是我的個人意見。請自行思考,及考慮未來的風險。(帶番頭盔先。)如果到了那瘋狂的年代,黃金重獲貨幣作用,你還有可能興幸沒有聽到我的觀點,繼續大手買入黃金而逃過一劫。到時還可以看看我如何遭殃,哈哈。不過,我相信這種取決的不同,如我選擇繼續買資產,而另外有人選擇繼續買黃金,對無論哪一方來說都是件好事。另一方不會跟我一樣追隨資產,而推高資產的價格。對方也不怕我追入黃金,推高黃金的價格,繼續趁低吸納。哈哈。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