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星期三

理財來捕捉機會

自從踏入 2016 年之後,股市就一直向下滑。

在這個時候,市場上很多的評論聲音都是說,未來的經濟環境依然嚴峻,美國加息,中國增長減慢,油價大跌,股市還有進一步下跌的風險等等等等。

當你聽到這些評論的時候,不知道會有何想法呢

我聽到這些評論的時候,反而認為這是提醒。提醒機會將要來臨,要快點做好準備。


不是嗎?  換個角度去想,若這些負面因素真的出現的話,股市將會陷入一輪的低潮,股民都會變得恐慌,不停地拋售股票,也不敢再去投資股票市場。還記得股神巴菲特的一句說話嗎? 當別人貪婪恐懼,當別人恐懼時貪婪。意思就是投資者變得驚惶失措之時,正是最適合投資的時機。既然現在新聞不斷地告知我們股市將會在不久的將來進入一遍低潮,別人恐懼的時候將會降臨,那我們應該高興。為將會出現的機會而高興!為可以貪婪而高興!

全文於:
理財來捕捉機會

2016年1月26日星期二

冬天停課。過份呵護

近日香港遇上寒流,小學幼稚園都要停課。

有朋友看到報章上的一個專欄,說相對比外國的小朋友,在嚴寒之下,依然要上學。香港小朋友幾度就不用上學,是對小朋友的過份保護。香港的小朋友亦顯得相對潺弱,是弱者。長此下去,必會被淘汰。於是這位朋友就問我,究竟是不是這樣。

以我來看,以這點立論對香港的小朋友是有點不太公平。

需知道英國每間學校都有暖氣設備,本來的設計也預了寒冷天氣,空間大多封閉,減少暖氣外流。而且暖氣基本上是三百六十五日都會開。無錯,夏天都開!冬天就更加不用說,一定是調較到最大。當年返學,即使是嚴嚴冬天,一入學校就要除衫,否則真的會熱到出汗。單是這一點,已經不可跟香港的學校比較了。香港學校冷氣機就有,有暖氣的學校有幾多間?!

若果真的要比較,就應該用無暖氣的日子比較。記得有一年冬天,也是只有幾度,跟香港現在差不多吧。學校的暖氣壞了,課室的溫度達到不標準,學校一樣要停課。我想其他外國地方也是一樣,學校的溫度達不到標準就要停課。這是健康安全的問題,應不關學生潺弱與否的問題。

不過,即使港孩真的弱。我看那也是港爸港媽所造成。我分享幾個在英國讀書的經歷。

每次談起這個話題,我都愛用英國瘋狂的體育堂做例子。因為如果在香港,根本就無可能會有這些瘋狂的體育堂。有的話,一早就已經被港爸港媽機關槍般投訴了。

冬天上體育堂。冬天幾度甚至零下幾度,都要去學校那有幾個足球場大的草地上體育堂。

天寒地凍,草地都結滿霜,不是大帽山的那種,而是真的有一層明顯的冰霜,令到整個草場都變成白色。碰上落雪,甚至整個草場都是一望無際的白雪。加上四週無遮無擋,寒風迎頭吹來。現在諗起都覺得凍。

不過就是這樣的環境之下,都要上體育堂。

第一年來英國,咩都唔識,以為天寒地凍,不會慘無人道幾度都要去戶外上體育堂,應該會轉到體育館上,所以就準備不足。當知道真的要去戶外上堂,也沒有辦法,只有穿著一件運動衫加上運動褲頂硬上。我有問過可不可以不踢波,但不踢的話就是罰坐在場邊兩個鐘。兩個選擇,做運動至少可以令人暖起來,不做的話就真的會凍僵。結果唯有頂著寒風,踢波踢足兩個鐘,凍足兩個鐘,凍到手又震腳又震。事後,還被體育老師取笑要著多件衫,不然下次有排繼續凍。不過,即使著多件衫又如何呢。上體育堂,不準你穿羽絨外套,最多就是穿多件保暖內衣。其實都係一樣咁凍。

你能想像這事發生在香港會怎樣嗎!早就怕小朋友會凍襯,投訴學校,又搵報紙,大大個標題寫著 "XX 學校,不埋學生死活"。有這樣的家長,即使有鍛鍊的機會,學校又怎會讓這些事情發生。

其實凍下唔會死,小朋友的抵抗力遠起這些家長的想像。我就是大大個人板,幾年這樣的冬天磨鍊,我依然活得好好的。現在把這事分享給大家,也回味當年的經歷。反而是現在穿著厚厚的衫褲,出街一陣都頂唔住。真不知道當年是如何捱過去的。

這幾年看到不少的小朋友,甚至是十幾歲的後生仔。輕輕撞一撞都會喊出來。我在遊樂場就曾經見過有小朋友不小心碰到另一個小朋友。只是輕輕的一下,根本就不會傷到人,但那被撞到的小朋友就嚎哭起來,要家長的呵護。難聽點說,就是弱不禁風。小小事都尚且如此,再大一點挫折又會如何,真的不敢想像。

猶記得在學校時,閃避球是我最喜愛的項目。(足球上的腳法實在太差了)

每次一玩起上來,個個都真係唔係人咁品。(其實玩咩都係咁)每個人都出盡全力,一心將個波拋中其他人。每次拋波,必定是有咁狠得咁狠,打落身上真的會有瘀傷。

我食的波餅無數。試過幾次,正中塊面,連眼鏡都飛出來。我也試過請人食波餅。有次特別經典,那個波正中他的嘴,碰巧他當時又剛剛箍牙,一下子就成嘴都係血。

但大家都不會太在意。扶一扶眼鏡,抹一抺嘴角,大家就又再狠狠地作戰了。你敬我一球,我又會敬你一球。

現在回想,衰左就再來過,沒有甚麼大不了的精神,其實就是從這些小事上慢慢鍛鍊出來。

在香港是鍛鍊很難的這種精神是很難的。想想若果是在香港,學我一樣打到其他人流血。一定會被對方家投訴,弄到見家長,甚至是記缺點。結果就是個個都避重就輕,根本不會全力以赴,也不會受到任何打擊,就更惶論學習如何接受打擊。是大叫爸媽,還是站起來,狠狠地回敬對方。

作為一個曾經的香港小朋友,我真心覺得香港的小朋友唔係弱,你看他們每日要做多少功課就知道。只係家長過份呵護,過份集中在小朋友學業上的發展,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養。做家長的真係應該好好反省一下。

今次停不停課,最多只能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讓小朋友鍛煉一下,受一點風霜。


2016年1月24日星期日

施恩莫望報


細個的時候長輩會教,施恩莫望報,望報莫施恩

現在的人卻是連幾十年前的事,甚至不是自己施的恩都拿來說,還好意思說其他人沒有教養,沒有文化。真的不明白是誰沒有教養,誰沒有文化。

或者你會說也有句是,得人恩果千年記。

但這句是給受惠者,而不是施恩者。

人家不報答是人家的事,最重要還是做好自己。

自己都沒有教養,憑甚麼要人家也有教養。

施恩望報,這些荒謬的道德觀,卻竟成為現今不少人的金科玉律。

瘋傳的謬論,又何嘗不是一種洗腦。

(睇呢啲,識睇一定係睇留言。睇完你就明白,點解市場總會有賺錢的機會,因為很多人的邏輯思維就是沒有邏輯。)


<妙問妙答> - 請廣傳/SHARE這位網民實在講得太好了!5條問題道出了真相!其實該是港人說:沒有香港,你們中國完蛋了!網民直言:「中國未發展時,誰給中國吃的穿的?答:香港中國人偷渡時,誰會射殺中國人?答:中國中國人偷...
Posted by D100 一呼百應 還聲於民 on Friday, 22 January 2016

2016年1月22日星期五

我沒有能力捉到最低

近日股市波動,看到不少的評論,都是說最壞的時刻未到。投資者最好是保時觀望。

的確,目前的市場是風險處處,之前的那一篇 < 危機 > 我也分享了些我想到的風險。

問題是,作為一個人,一個沒有水晶球的普通人,我更清楚明白一點,我真的沒有水晶球!

我沒有辦法準確知道哪裡是最低點;我沒有能力在最低點全副身家入貨;我沒有能力在所有人恐懼的時候貪心。

無錯,作為一個散戶,很多事我就是沒有能力做到。

明白到這一點,所以我也只能用愚蠢的方法去投資。

既然沒有辦法去捕捉最低點,那就去捕捉相對較低的。不用是最低,相對較低便可。

上年年中,港股大時代,二萬六,二萬七,二萬八的時候,個個問哪隻可以買,生怕趕不及入市,錯過大時代。現在萬八點,反而個個對股票敬而遠之呢?萬八相對二萬八,半年之間,相對就是低了很多。相對於價格,我更著重的是資產的內在價值。我就實在看不出在半年之間,內在的資產真的就有這樣的天淵之別。資產不變,兩萬點價錢我已經認為便宜的東西,無理由萬八點價錢我不去買更多。

既然我沒有能力做到全進全退。那就逐少逐少來去投資,把重點放在投資資金及現金流上的分配。便宜的時候,投資金額多一點,儲蓄的少一點;貴的時候,投資金額少一點,儲蓄的多一點。雖然每次買得不多,但勝在可以長期不斷去買,長遠的積累還是很可觀。

我認為渴求一戰功成,實在太大風險。將一場戰分開幾十場來打,雖然中間可能有贏有輸,但只要總體來說贏的多過輸,就是贏了。這比起一次定輸贏要安全得多。這樣的做法,現金流是相當重要。這亦是為何我一直集中都在擴大現金流之上。現金流好比糧草,沒有糧草連仗也不能打,就更惶論要打幾十場。

在我來說,跌市中雖然身家會縮水,帳面上會有些虧蝕,但還是開心事。因為又可以用低價買入更多的資產,再進一步擴大現金流。

共勉之

2016年1月20日星期三

第七間入手

有時候,我懷疑自己是否也是個購物狂,只是對象不是衣衫鞋襪,而是資產。

在現實生活中認識我的都知道,平常要我花一分錢來買東西是很難的事。另外是選擇困難,越是普通的東西,越是有選擇困難症。買衫,吃東西,對我來說是件苦差事。挑選半天也買不到一件。說去吃東西,想來想去也想不到去哪裡吃。唯獨是資產,不論是股票或是樓,當別人還在左選右選,我眼都唔眨話買就買。

當然這樣是有好亦有壞,好聽講是決斷,難聽講就是莾撞。

一直都知道這問題,但又一直都改不好,真令人頭痛。

今次這個問題又發作了。








今次買入的這一間,繼續是在大學區。大學區還是最好,可以靠著大學這樣的大樹。特別是在這外圍大風大雨的日子,這棵大樹份外令人感到安心。若果連一間六百年,略有名氣的大學都可以倒下,沒有人去讀,我真的不知道還有甚麼東西可以投資了。

環境方面,這間要比以往的要好一點。以往買來買去都是在公屋區,貪平貪間隔大。今次終於都買間在私人屋苑的,雖然價錢比起公屋區要貴些少,間隔也沒有那麼大,但就是勝在環境好一點。

不過環境都是其次,重要是價錢。年尾的價錢真的比年中的價錢平得多。

一來,臨近年尾,市場變得淡靜,交投沒有年中般熾熱。買賣雙方的叫價出價都不會那麼進取。

二來,油價下跌,油公司裁員減開支,油城的樓市又怎會不受影響。雖說大學區的影響不大,但多多少少還是會受到影響的。

在年中,我看過毗鄰的一個單位,跟買入的這一個完全一樣,質素還要差一點點。當時叫價 £130,000。我也有出價,出 £131,000。結果不用一個星期,就以 £146,000 賣出。如今,買入的這個單位只是 £125,500。不足半年已經平了一成半。

我承認我是有些少的師奶心態,見到平了少少就衝進場買貨。其實只是平了一成半,又不是真的大減價。如果,再遲一點買或者會更便宜。

不過,如果如果,每件事都有如果,又哪有乞丐。

如果我每個決定都正確無比,那我早就是下一個李嘉誠了。

這間屋在估價報告上,租金的估值有 £800 - £850。若果以 £850 計,足足有八厘的回報。

不過,我沒有那麼樂觀。我的預測是 £750 左右,也就是 7.1% 左右的回報,還算可以接受。

現在買入這間,時間上有些少尷尬。這個時間剛過了學生的租屋期。下輪的租屋旺期要等到年中了。現在真的有可能要空置幾個月。

不過,其實買入這一間也是有些少私心。心想若果真的租不出,就自己住吧。

亦是因為有這樣的私心,所以買的時候,也選擇環境好少少的。加上單位連私家車位,未來就可以泊 我的保時捷 了!(笑)

買了這麼多間屋給人住,買間給自己住應該也不過份吧。

(保佑租唔出,保佑租唔出。。。。 租得出就要繼續訓上下隔床了)

2016年1月18日星期一

危機

近日股市下滑,我相信只是序幕,真正的危機還未到。

對於經濟的風險,歐美及中國的經濟隱憂,新聞上已經是日日連載,在此就不再重覆了。

我反而想說說其他。

油價暴跌。有些人會認為企業的成本會減少,盈利增加,企業是件好事。但我認為成本雖然減少了,但企業的盈利並不會增加。減省到的開支,只會造成減價的空間。

當一間公司開始減價競爭,另一間亦會跟隨保持市場,結果沒有一間公司從成本減少中獲利。帳面上,即使盈利沒有改變,公司的營業額亦會因之而下降。原本賣 $10 的東西,成本是 $9。油價下跌,成本減到 $8,公司減到 $9 賣。盈利沒有改變都係 $1,但帳面上營業額減少 10%。即使這樣沒有影響到實際的盈利,但在心理上會影響到很多投資者。以為公司的表現差了,改變對公司的估值,調低公司的估值,再而滾雪球式影響到股市及經濟。

再說,油價這麼低,很多的油企都變得無利可圖,甚至要邊蝕本邊產油。因為油井不是隨便說停產就停產,停產的成本也是很高。油企最多可以做的就是減產。但每日還是要邊蝕本邊產油。大的油企尚可捱過,但還有很多小型的油企,它們的實力並不是那麼雄厚。當這樣的環境持續,它們極有可能成為經濟上的又一計時炸彈。這還未算石油相關的企業,減產對它們來說,也是極具傷害力。蝴蝶效應之下,經濟很難不受影響。需知這些企業一直為經濟提供非常強大的消費力。

房地產是我看到另一個潛在的炸彈。

之前幾年的低息環境令到投資房地產變得非常吸引,全世界的房地產都很熾熱。

不過,有很多的項目都只是在低息及穩定的環境之下,才有利可圖。香港的不用說,大家已經很清楚。英國,特別是倫敦,不少的回報只有 3 - 4 %,甚至更低的只有 2%。這還是以全數租出來算,當中若找不到租客,回報就會變得更低。這些項目的估算當中的預期回報,大部份都非常依賴樓價的上升。然而,當經濟有所變動,利息上升,這些改變都會令到這些只有極低利潤邊際的項目蝕本。特別危險的是,這些前幾年開始的項目將踏入落成期,供應量大升之下。只要有一間公司開始減價,將市場的樂觀願景改變,真的很容易如骨牌一樣,將表面繁華的地產市場推倒。到時候,跟房地產有密切連係的金融業,也將受到影響。

其實應該不只有房地產市場,其他的行業也應該一樣。只是因為低息而投資了些本來不值得投資的項目。當這些項目推出市場時,還是賺不到錢。

未來這一年會是不容易的一年,但有云是危機危機,有危就有機。

這環境之下,又何嘗不是捕捉機會的好時機。不過都係要小心,小心,小心。


2016年1月15日星期五

意思意思

思想透過語言傳遞,但奈何大家對於語言的理解會有所出入。在交流的時候,就很容易因誤會別人的意思,而引起問題。

同一個詞語,各人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在我的論點看是一個意思,在你的論點看是別一個意思。

再看之前網上對股息的討論,以至於博客內之前兩篇對股息及被動收入的延伸討論,就有不少是因為大家對意思上的錯誤而造成。大家都在討論不同的東西,而不是同一條問題。

以在 被動收入與主動收入 一文中,我和流星兄對股息收入是否坐食空山崩和在 股息的迷思 中,和匿名兄對是股息是否新增資產,也因誤解,而引起了九唔搭八,牛頭唔搭馬嘴的討論。

在討論的當中,我就誤解了流星兄對於股息來源及匿名兄新增資產的意思。

在跟流星兄的討論當中,我以為他指的是股息從資產而來跟食老本沒有分別。

他說 "問題是如果現金流只是從資產中「提取」出來 (即提出來後資產會相應下降,例如收股息),那麼這與吃老本其實沒分別,除非你的資產能保證會不斷增長。"

我最初的理解是,資產是指 (公司本身的資產+盈利)。在這個意思之下,我是不同意,收取股息是跟食老本一樣。

但後來,當我理解到資產是指(公司本身的資產),那我是認同,單單是以公司本身資產發出來的股息,跟食老本一樣。

在這裡,資產的兩個意思都是可以的。盈利也是一種資產。但因意思的不同,討論的內容已經很不一樣。

由此可見,單是資產,解釋得不清楚就已經很容易引起誤會。

這裡同時涉及到另一個問題,股息的來源。

一間公司派股息給股東,大多數的公司都是以公司的盈利派給股東。但這並不是股息的唯一來源,一間公司可以憑售賣資產的收益,而把資產分派給股東,也可以借債來發放股息。港鐵最近借債派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討論股息的時候,究竟是討論哪種股息呢?

是討論由盈利而來的? 還是由本身資產或發債而來的呢?

同樣是股息,但此股息,卻不同彼股息。在討論股息的好壞之時,不同的股息就有很大的分別。前者來自於新增的資產,後者源自於公司自身的資產。

現實中,無可能每個字,每個詞語都花時間解釋一番,只好從前文後理中好好了解,希望明白對方的意思了。


2016年1月12日星期二

假。刀下留人大結局

今日看完刀下留人的結局。

又是典型的公式化結局,好人最終獲勝,奸人伏法。

不過,在看的時候,在腦裡卻浮現了另一個結局。

(以下內容純屬虛構)

原來事實是,"奸臣" 是先帝臨終託孤來扶助皇帝,類似是諸葛亮的角色。先帝就曾對奸臣講過,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奸臣一直是抱著要為朱家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又豈會有這種自取的想法。

只不過他見皇帝不理朝政,終日與可以做得皇帝老媽子的女人一齊。於是就把心一横,搞場大龍鳳。所有的叛亂都在他的算計之內,甚至連失敗也是他的計劃。目的只是為了激勵皇帝之餘,同時搞垮奸妃,並將錦衣衛的瘀血清除。為皇帝搵出辨出可信賴,真正忠心的大臣。也找回大明的血脈,保住朱家的江山。

到最後被斬頭的一刻,心裡是在想:先帝,我已經把你委託的事做好,重燃起皇上的鬥志。臣現在就落來陪你了。

奸臣原來才是忠臣,亦是劇裡最大的正派。

另一邊廂,原來這個個皇帝亦不蠢,一早知道 "奸臣" 的心意。他老早已經好唔妥這個忠臣,早就嫌佢成日阻手阻腳,對他想實行的新政千般阻撓。卻礙於他是先帝的託孤大臣,阿爸臨死之時,又賜了他皇馬褂和免死金牌,不可以亂殺亂撤職。所以就設計,擺個頹廢樣出來,設計令大臣諗計搞場大龍鳳激勵佢。皇帝跟貴妃的愛亦只是計劃的一部份,是特意做出來給大臣睇,目的是要更加刺激大臣。因為他知道,大臣極唔鐘意他跟老女人一齊,怕會影響到朱家的傳宗接代。

總之,原來皇帝才是套劇裡面的終極大奸角,他才是一切的始作俑者。目的是將大臣去除,將貴妃也拖落水就是順便有藉口,利用完貴妃之後,把她打入冷宮,又不怕被世人說是負心漢。在與貴妃最後"深情道別"一幕後,離開冷宮的一刻,其實就已經急不及待唱住劉華首歌,獨自去偷歡~ 我謝絕你監管~ 道別你身邊~ 我寂寞找個伴~ 去風花雪月了。

或許有人會說,這都是你自己想的,都不是真的。

但你又如何認證電視劇的大結局背後,就沒有我狂想裡的那些陰謀詭計呢。

當然這是做劇,不可能真的去考究,也不用去驗證。

但劇如人生,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也可能發生。

我們只是所知的一小部份就去判斷,一件事情的對與錯。

但若果把整個事實看清楚,有可能會發現現實和判斷的完全不一樣。

P.S. 實在是被<火鳳>荼毒得厲害。在看電視或劇集時,就是會想到計中必有計,計後亦有計,一定沒有表面看那麼簡單。相信這應該是<火鳳>讀者的一種通病,哈哈。




2016年1月11日星期一

股息的迷思 (盜用標題)

標題黨又來了,今次用流星兄之前一系列關於股息討論的標題。

因為上個星期,在 被動收入與主動收入 一文當中,和流星兄進行了一些關於股息的討論,也跟這個系列有所關連。

對,又是股息的討論了~ 之前在網上已經睇到不少對股息的爭論。我也只是做花生友,食住花生學野。沒有想過要為此而出文加入討論。亦都相信不少人都已經睇到有少少厭。

不過,既然跟流星兄的交流中,打了這麼多字,又無理由唔用來出篇新文。慳水又慳力,最重要係唔洗又去諗個新題目去寫嘛。(我承認是我懶了)

今個週末,花了些時間看流星兄的原文。

看完之後,我反而不明白,之前的討論在爭辯甚麼。

因為從我來看,流星兄的意思很清楚,也很符合邏輯,我是非常同意流星兄的意思。(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的話)

以我的理解,流星兄的的意思就是,很多人以為股息收入是 "新的收入",但事實是股息收入並不是 "新的收入"。股息是從公司的盈利而來的話。所謂的 "股息收入" 早就在公司賺錢的時候就,出現在投資者的帳目上。之後派的股息其實只是由公司的口袋,轉入投資者的口袋。在派息的過程中,當然就沒有新增到任何收入,也沒有新增到任何資產。

重點是說:投資者一般誤解股息收入是一種新的收入,新的資產,但事實上這並不是真的。投資者的資產,不會因為派股息而增加。

投資者要追求的應該是,公司賺的收入/資產增加,而不是股息收入增加。

用投資者同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來解釋會比較清楚。這個例子雖然簡簡單單,但重點是取其意思。

一個投資者用 $10 買入一間公司。這間公司有資產 X 值 $10。投資者因為擁有公司,所以就有 $10 的資產。

投資者 公司
資產: 資產:
公司 10 X 10
資本 10 資本:  10

在持有的期間,公司賺到 $1。(這 $1 是現金)

我們可以看出,因為公司賺到 $1,所以公司的資產值上升至 $11。投資也因持有公司,他的資產值亦隨之上升至 $11。

投資者 公司
資產: 資產:
公司 11 X 10
現金 1
資本 11 資本:  11

假設公司將全部盈利派出,即是派息 $1。公司因為失去 $1,所以資產值減至 $10(除淨)。同一時間,投資者收到 $1 現金。

投資者 公司
資產: 資產:
公司 10 X 10
現金 1
資本 11 資本:  10


從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公司派息這個動作,在投資者的角度,不會影響到投資者的資產值。完全不是新的收入或資產增加。但很多人就誤解了,收股息是一種收入,又或者會令到資產增加。

事實卻是,真正賺錢,真正有收入,真正有資產增值,是在公司賺錢的一刻。

希望沒有誤解流星兄的意思吧。

另外,跟流星兄說句不好意思,原來是我眼大睇過龍了。今日再重溫我們的留言,我才發現我弄錯了。一直都在說第二樣的東西,難怪總好像找不到討論的重點。我以為你是說,股息在 (10+1) 裡提出來跟食老本其實沒有分別。今日再想一想,你的意思應該是說,如果股息單從(10) 出來,跟食老本沒有分別。以這樣去想,我是認同你的說法的。

"問題是如果現金流只是從資產中「提取」出來 (即提出來後資產會相應下降,例如收股息),那麼這與吃老本其實沒分別,除非你的資產能保證會不斷增長。"

未完待續。。。。。 (一個話題分幾次寫,又可以慳番唔洗諗第二個話題了~)


2016年1月7日星期四

第一篇,九十後投資記

非常感激 Quamnet 的邀請,給我一個地盤來分享我的意見。同時,也要多謝止凡兄的推薦。讓我這個年青人有機會寫寫專欄。



雖然寫呢個專欄係無錢收,不過多一個渠道來發表一下意見也不錯。反正都是要寫文,寫這個專欄是真的零成本,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為。

第一篇,沒有甚麼特別的地方。

不過,也希望各位支持一下。

P.S. 專欄有我的玉照一張。因為負責人說我這個博客的頭像相片,就是自我介紹的那張 "不太好"。(其實都唔係太差姐,都係我)所以要用第二張有清楚樣貌的。有興趣睇真面目的可以睇下。(咁樣算唔算出賣自己的面相去吸客。(笑))

-------------------------------

很多人聽到九十後時,還會覺得九十後很後生。但數數手指,九十後其實都已經不小。九零出世的,現在都已經二十六歲,過多幾年都要見三字頭。生活中的種種壓力,亦隨之而來。當中當然少不免就有來自錢財的壓力。要解決這方面的壓力,學習如何理財就變得相當重要。

作為一個九十後,我非常的幸運,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學習理財的機會。我不敢說我已經找到了正確的理財之道,可以教授其他人。事實上,我認為我還是在不斷地去學習的階段。。。。。。。。

全文於:

第一篇,九十後投資記
http://www.quamnet.com/newscolumnistcontent.action?articleId=4531678&authorCode=COL_RIN

2016年1月5日星期二

被動收入與主動收入

甚麼是被動收入,甚麼是主動收入,這個問題前排在網上有不少人討論。

我也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自己就覺得呢個問題,是爭辯來其實是沒有意思的。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的根本涉及到個人主觀的看法。道理就跟半杯水一樣,是半滿,還是半空。沒有誰對誰錯。一份收入是主動還是被動,只在於你所劃的線有幾高。

很多理財的書籍都以不用工作所得的收入為被動收入;要工作取得的就是主動收入。

但這個解釋細心去想,其實是很含糊的。因為工作的意思每個人都不同。

我舉個例子。

假設我是非常幸運的人,一買六合彩就會中,而我又日日去買六合彩,那我在六合彩的得益算是主動還是被動呢?

主動的看法,我日日都要三十幾度落街,汗流浹背行過幾條馬路去馬會畫紙仔,傷腦筋去揀號碼。贏左錢又要去馬會收錢。贏到的錢都算係有付出勞力。不去馬會不買六合彩就贏唔到錢,當然是主動工作才有錢,所以應該算係主動收入。

被動的看法,我不用 "工作",純粹靠運就有錢收,這應該是被動收入。

這個例子,其實可以將 "六合彩" 轉為 "去銀行儲錢收息 "(這個算是大眾都同意的 "被動收入" 吧。)但我同樣可以認為這不是被動收入。同買六合彩的例子一樣,我要每日行落街去銀行存錢,一樣覺得好辛苦,一樣是一種 "工作"。所以也可以視為主動收入。再延伸一下,將六合彩轉為買樓收租,買股票收息,買債收息,其實都是一樣。甚至是社會福利,以申請綜援為例。要綜援都要主動申請先有,非常嚴格來說,之後的綜援收入是這個 "主動" 行為後的結果,所以其實也可以說是主動收入。

再換個角度,工作收入其實也可以說成是被動收入(雖然就唔會有太多人認同)。

我可以話,工作是我的興趣,有沒有收入其實我也會去做。那興趣來的收入只是老闆夾硬給我。我是很被動,而又不情願地去收老闆的錢。(雖然真實上應該沒有幾個人會這樣去想,但這不是重點。)所以這份工資,其實就是我的被動收入,因為那些所謂的 "薪金",只是我在做我有興趣的事情時多出來。

事實上,這在現實中,也是越來越常見,好像在 twitch 串流打機的人。他們為興趣分享打機,錢本來不是考慮之內。只是碰巧有人來看,就有廣告費。那算不算是被動收入呢?要知道,有沒有錢,他們也會去分享打機。

說起來,這個博客也是一樣,其實有沒有廣告費我也會寫這個博客。只是有廣告費就錦上添花。有一天我不寫了,由於有過去的文章,還是會間中有些人來看,結果就是有更多的廣告費。但我已經不寫了(沒有工作),那還算不算是被動收入呢?不過,我一開始又的確是付了些時間去寫(工作),那又是否算是主動收入呢?

這些問題,真是可以諗到腦爆。因為這樣去想,其實每種 "被動收入" 的最初都涉及一些主動,主動去買股,主動去買樓,主動去買債,主動去申請,主動去。。。。。 如果把這種主動視為工作,那所有的被動收入都可以算成是主動收入。日日買股,日日買樓,日日買債,那跟日日工作又有甚麼分別呢。

或許有人會說,哪有人日日買股樓債。問題是如果認同日日買股樓債等於日日工作,為何頻率減少了就不是工作呢?工作也有打散工,但散工也是工作。頻率的減少,並不改變當中的意義。

在網上另外看到一些說法,是以美國稅局對被動收入的定義,去解釋被動收入。

但個人就覺得用美國稅局的定義來介定被動收入是不甚妥當。

那只是一個 "權威" 的定義,但並一定代表真正的意義。

舉例說,古里梧島稅局對被動收入的定義是 "xxxxxxxx"。那我就可以一錘定音說,因為古里梧島對被動收入的定義是這樣的 "xxxxxxxx",所以被動收的定義就一定是 "xxxxxxxx" 嗎?

這樣好像有些問題吧!

古里梧島是虛構的,但重點是在這個對被動收入主動收入的問題中,美國的定義和古里梧島的定義,其實都是一樣。無論它們怎樣介定這兩種收入,也只是它們的看法,本質上跟我們每個人的主觀定義是沒有分別的,都是一種主觀。只是一種看法,可以用來作為參考,但卻不能以此下定論。

再說了,不是在美國住,又無在美國投資,又無美國的收入。美國怎樣定義,又與人何幹。它即使把所有的收入,總之有收錢的,都定義成被動收入。在個人的理財上,生活上,投資上,實際交稅上,美國如何介定都不會有任何影響。當然住在美國的就另計。

再舉個例子,中國對民主定義好像也跟美國的有些不同,那民主的定義是.............(Opps 拉上了政治東西,還是不要再說了。我以後還是想返大陸。不過我的意思,你懂的。)

總括來說,我的意思就是想說,主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只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夾硬要討論出一個絕對的定義是沒有可能。要看的就要看自己對 "主動" 同 "被動" 劃的線有幾高。對我來說,我不介意半杯水是半空還是半滿。我更著重的是那杯水的實際多少,水質等等。最重要當然是有水夠我飲!總之搵錢搵得開心,有錢落袋就是好。

最後,都係帶番個頭盔。

以上所說,不涉及任何嚴謹的學術成份。純粹個人主觀想法,胡亂吹水。



2016年1月4日星期一

2016年展望

2016年第一篇文,當然就是要好好計劃一下這一年。

這一年轉變應該會比較大。

首先是今年將會畢業(好彩的話 lol),到時就要離開大學這個保護罩,踏進 "自由" 的道路。

之所以說是 "自由" 的道路是因為,由小到大,小學中學大學,這些都是較為 "正常" 的人生軌道。基本上大部份人的頭十幾二十年都是這樣不停地接受教育。小學中學是法律所規定的,沒有得選擇。到完成了中學,大學是大部份人的選擇,即使讀不上大學,還是會去 IVE,副學士之類,繼續去學習。但在完成學習的軌道之後呢?之後便是海闊天空,天大地大,可以自由的去選擇各種不同的道路來行,不再受限於既定的軌道。

有些不太清楚我的,會說那至少要找份工作來維生。不過興幸有這幾年的做的準備,兩餐應該不是問題。所以就令到選擇有很多,而且也有很大的彈性。坦白說,即使不靠房地產上的收入,靠我稱之為 "古靈精怪收入" 的部份,單單是待在家中所搵到的錢,已經比不少打工仔要多。在大學混的日子中,從其他人身上學到的這些古靈精怪賺錢方法就是很多。不然哪來錢買樓,不會真的以為全靠父幹,或者是我懂印銀紙吧!更何況,事實是,這些古靈精怪收入以外,還有房地產上的收入呢。

只是這樣有太多的選擇是有好,亦有壞。越是自由,反而越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做。特別是我這種有選擇困難症的人。太多的選擇,就是令人很煩惱。不過,反正這一天還未到,就尚且見步行步。且看上天如何安排吧。這是我唯一可以想到,解決這庸人自擾的方法。

相信下一年回看這一部份的文章,定有一番滋味。

投資上,樓的方面,今年會再增購一間 (其實是.......)在購買完這一間之後,整個買樓計劃應該是要暫停一下。首先是因為稅務上的限制,再買下去,利潤不高,甚至會變得無利可圖。所以要先找辦法來拆解,才再進行下一步的行動。其次是如上所說,在未來不太確定的情況下,還是不要進行太多的動作。

今年應該會是相對輕鬆的一年,大部份都已經上了軌道,不需要再花太多時間去跟進,或者去裝修。租客上,預期只會有一兩個因畢業而會搬走,其他的都會選擇續租,所以在找新租客的時間也不會太多。

油價這兩年下跌,已經令到很多油企減少投資及裁減人手。我所在的城市是個與石油業相連度甚高。樓市少不免會受到影響,中至高價樓已經遇上了嚴寒。上年預計這會波及到我所集中投資的細價樓市場,但這卻沒有發生,細價樓市場一樣熾熱,要買間荀盤一樣是很難。看來集中在學生市場還是正確的選擇。不過相信,中高價樓總會影響到細價樓,所以這年樓價要像以往幾年飛升已經是不太可能。

說起油價下跌,在投資環境上,很多事都是不能準確地去預測,黑天鵝是可能會出現,而且是以我們不知道或從未預測到的方式出現。油價就正是最好的例子。猶記得幾年前,每人都說,因為印銀紙,油價會升到上天。家裡還有本書說,油價會見 $200。蘇格蘭獨立公投之時,當時的預算油價估值是以 $80 來算。即使到上年到六字頭,也已經有很多人說見底。但誰會想到一年之後會繼續跌到三字頭。這一年也不例外,一定會有些東西是在我們意料之外出現。

不過,我更相信的是有危便有機。黑天鵝的出現也可能是件好事。每到危險處,必有很多的機會。像這次油價下跌,影響到樓市降溫。但換個角度去想,降溫就正好減少荀盤的競爭,可以在更低的價錢買到荀盤。要將黑天鵝變成好事,現在需要做的便是做好準備,守株待兔。等待機會的來臨。樓是這樣,股票也是這樣。

在這一刻,這一年看來雖是前路茫茫,但還是充滿希望!

一起加油,共勉之!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