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6日星期二

學好中文





記得小時候在香港讀書的時候,中文老師常教導想中文好就要多閱讀,最好就是閱讀報紙。因為報紙覆蓋的話題廣泛,運用的詞彙也多。當閱讀多了,我們自會吸收當中的文筆,增進自己寫文的能力,把想到的事清清楚寫出來。還有就是可以擴闊自己的用詞,不至於整日用來用去都是幾個詞語。

不過最近讀報的時候,卻發現了以下這篇文章。當中的口語甚多,而且文筆也不甚通順,例如:佢就話,只係有時,好似被淹沒咗,亦有講吓,仲話老竇等。若果把這些口語轉為書寫的話,應該是:他說,有些時候,好像被淹沒了,亦有談及,還有家父。

實在不敢相信現在的報紙的中文水平竟然是這樣子。我不敢說我自己的中文特別好,但至少我也懂得分辨出如果把這些口語用於作文之上,那小學一年級的作文考試也會不合格,更惶論增進自己的中文水平。假若學生為了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而閱讀報紙,卻學習了這樣了這樣的文筆,那中文水平反而會有所下降。

難怪之前某集"新閒透視"提及到現在的中學生對中文考試感到困難,因為現在從社會上學習到正確中文的渠道越來越少了。


【明報專訊】

碼頭工潮如火如荼,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同佢家人一直都未有評論事件。李嘉誠長子、長實副主席李澤鉅(Victor)接受《工商月刊》專訪,佢無回應工潮事件,但對於香港係咪變成遊行之都,佢就話唔認同香港已失去拼搏精神,「但有時在偏頗的媒體及輿論渲染下,這項優良特質彷彿被淹沒,只投射出一個社會不和諧的景象」。

訪問中,Victor被問到「香港似乎已變成投訴和遊行之都,拼搏精神不再」,問佢認為香港能否重拾拼博精神?Victor話,喺香港有好多人一直勤奮上進,力求改善自身處境,只係有時喺偏頗嘅媒體同輿論渲染下,呢項優良特質好似被淹沒咗。

佢話新聞標題往往被人當作現實寫照,但佢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獨立思考,多啲剖析所讀到嘅、睇到嘅、聽到嘅事以尋求真相。

對於有年輕人抱怨上位難,李澤鉅話香港係其中一個最唔講求論資排輩、最無升遷障礙嘅地方,寄語年輕人要忠於自己想法、腳踏實地,唔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李澤鉅亦有講吓私生活,李嘉誠朝朝打高球,佢就盡量喺晚飯後游水,仲話老竇近期送咗啲佛學書畀佢,佢正開始研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