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讀完一篇文章有關於中大研究生陳嘉銘,他對於資本主義的痛恨,和他對於社會主義的响往。睇完之後,很有感覺,所以就馬上動筆,寫這篇讀後感。他在文中說到的很多觀點,我之前都有想過,但想到的卻與他不太一樣,有些觀點也不是太認同。
與他完全相反,我是傾向資本主義的一派。我認為資本主義比社會主義更適合人類文明,至少目前來說,資本主義對大部份人類都更加適用。社會主義不是不好,而是它對於人格道德的需求很高。
簡單的說,在一個能夠順暢運行社會主義的世界下,人人不介意放棄私人的利益,為著大眾的利益而努力。但當中只要有一小撮人做相反的事,違背大眾的利益做事。這一小撮人很快就可以從這個制度中得到最大的利益。這個世界又會回到一個不公平的狀態。而事實上,目前這個世界正正是充滿這些 "一小撮人" ,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有利可圖的地方,我會毫不猶豫的衝進去。可以慳水慳力而得到同樣的結果,我會堅決選擇慳水慳力的方法。或者他會很不恥我這種人,但相信無人可以否認這個世界充滿著這種人!單是這一點,在我來看,資本主義比社會主義實際得多,因為它明白到人類是有自私的醜陋的一面,沒有迴避到這個事實把人類理想化,亦從而解釋到無形之手的存在。
在說到香港官商勾結和樓奴問題,他說到:
"我不知道你們有無樓!我就住公屋,我很明白箇中幸福。我有朋友租劏房,二千八蚊租丁屎咁細。只係瞓!完全無空間。相比我和媽媽住,二千蚊不用。二千八蚊租等於四分一人工了!未計水、電、煤。幾變態!如果沒有群眾力量,你不動政權,不動地產佬,只會繼續這樣。"
"政府不完全是資本家木偶,但幾大程度依賴資本。她也要回應最基本的群眾訴求,所以要出少少辣招,但不見得會動樓市!她就是不動樓市!不動資本家!因為一旦動樓市,她預計到有很大壓力。"
"我一直都唔明點解有人會覺得無問題。你供三十年樓,你將三十年的青春投放在幾塊階磚,你不覺得整件事很變態嗎?三十年可以做很多事。人生有幾多個三十年啊?我經常覺得,讓我打份萬幾蚊的工,我打一世工,好運就可以有一層樓,供三十年,但其實真是很悶的!"
我也知道香港有公屋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租金比起市場的租金要低得多。正如他說,同樣的租金,同政府租可能有間屋住,同市場租就可能連間房都租唔起。問題是,香港本身是沒有甚麼資源,相信個個香港人都知道。從開埠初期,香港的財政收入一直都很依賴土地。從土地上得到的收入,才能夠支付照顧香港人及建設香港的開支,公屋亦在此開支之內。在享受公屋福利的同時,有沒有想過這些福利是從哪裡來呢?
從他的說話中,我的對他 "動樓市" 的理解是,港府干預樓價,令樓價下跌。但問題又來了,香港政府如果隨意介入樓市,將樓價打壓,對香港市民也是很大的影響。樓價下跌或者是可以幫到一部份的市民,但現在有樓的市民,或者從事建築的工人呢?樓價下跌,對他們是件好事嗎?如果樓價下跌是件好事,為何當年有這麼多人趕董伯伯下台呢?照這個道理,樓價在他任內低迷,令到很多人都上到車,他應該是民望最高的特首才對!
供三十年樓就是要把三十年的青春放在幾塊階磚上是件很變態的事情嗎?
這句話本身已經是普通人對樓宇買賣是一個謬誤,供三十年樓就等於一定要供三十年嗎?不要忘記了,樓是可以賣的。供三十年的樓,也可以在中間把層樓賣出去,然後還錢給銀行。例如供到十年,把樓賣出轉為租樓也是可以,沒有人說不可以這樣。所以根本就不構成,供三十年就是把三十年的青春放在磚頭上的問題,更惶論是件變態的事情。
人始終都要解決居住的問題,一係買樓,一係租樓。我認為買樓租樓,更加多的是財務上的考量,哪方面較為花算的就去做。不能否認現在香港的樓價高得離譜,值不值得花費數以十萬,甚至百萬的資金,犠牲當中的機會成本去換取一層樓,我覺得才是值得考慮的事情。
說到教育,他說:
"教育又是很吊詭。無人質疑過究竟教育為什麼要付錢呢?尤其大學。你畢業出來就要還十二萬元,三轉四就十六萬。這又是一個炸彈。現在大學生多普遍,人工可能只有一萬蚊左右,還有variation。你想想,兌換還債十六萬,政府卻是不打算處理學債問題。"
"還未計副學士。大學學額好像十年間只多了幾個百分比,也比多了!第一,政府根本不願意增加大學學額,要人讀副學士、高級文憑,自己貼錢才可以駁上去;第二,政府不將教育免費。其實,免費教育很簡單啊!經常說無錢!無錢!但其實只要收高少少資本家的稅就可以了!"
"我計過,只要收多約百分之二、三的稅,已經可以擴大一倍學位。你背負巨額學債,意味你要找份很穩定的工。一旦被人炒魷魚,你就拜拜!在奧地利交流時,人們是不能理解為什麼學費要四萬?兌換歐羅即四千。吓!他們四百也不用。那時的確不用,現在就不知了!教育起碼要平很多。為什麼我要畀錢先?"
這裡存在著一個矛盾的地方,既然知道現在大學生供應過剩,為何還要政府增加學位呢?更多的大學生,更多的副學士,就能夠解決問題嗎?清楚資本主義核心的供求理論都知道,供應太多,價格就會下降,這正是現在所發生的情況。再多的供應,只會加劇人工的下降,最後對問題一樣是沒有改善。現在核心問題不是不夠人才,而是某方面的人才太多,某方面的人才太少。像建築行業,這幾年間對一直有極大的需求,但卻沒有足夠的人去加入這個行業。
還有一點,如果要比較的話,香港學費其實不算貴,既然他用奧地利做比較,我也用英國作比較,英國大學一年學費是九千英鎊呢!!
對於他說的社會主義例子,我是充滿著疑問的。因為只要稍加延伸,就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旁邊的女工合作社也是這樣啊!她們都無老闆,也是大家一齊傾薪酬、傾返幾多日。大家一齊傾,有錢就一齊分,計番條數而已。無manager,無員工高過另一個員工。大家一班人一起做,抵抗大地產商,在西班牙也真正發生過。這就是經濟民主,不是很難理解。 "
當只有一間半間這樣的合作社,因為獨市或者可以這樣的模式經營。問題是,當加入多幾間合作社時,多返幾日工的合作社,生意一定會比返少幾日的搵得多。最後搵得多的合作社,會有更多的資源去做更多的事情,變得比其他合作社更加大,員工的薪酬也更多。這種差異久而久之,會變到跟原來地產霸權中,一兩間公司獨大的情況一樣。
「『做又三十六,不做也三十六』是毛澤東時期最流行的口號罷了!但一個理想狀態不應該是這樣。你做某些較辛苦、吃力、危險的工作,應該得到多些。例如清除某些廢料可能影響身體,那些工作有較高人工,我覺得完全合理。即就着某些工種作出協調。」
這個理念不就是資本主義的基礎之一嗎? 辛苦,吃力,危險的工作因為較少人會做,工人供應減少,價格自然提高。如果不容許資本主義的存在,某些人可以有較高人工的情況根本不應出現。因為最後只會導致某些更能捱苦的人,得到更多,慢慢成為社會上擁有資本較多的一群(又回到資本家了!)。
「成果是屬於大家的,就會互相監察啊!你懶我會數臭你!你不是沒有四肢,不是殘廢,為什麼可以不幹活?我用很日常的生活例子。假設你在家煮飯,理想狀態應該是全家一起做,姐姐及弟弟切菜、洗碗。若哥哥說他功課叻,全部家務你們做就好了!你也覺得不妥吧?一起做,成果,即那餐飯就是大家。」
分工能夠提升生產力,在過去的幾百年間這已經得到充份的驗證。一間工廠裡,把工序分工分配給每個工人,比起一大班工人各自獨立生產的生產力更高。同樣用屋企做例子,爸爸搵錢最多,是不是叫他放棄返工搵錢,每日抽時間返屋企做家務最好?這又未必,或者爸爸專心搵錢,媽媽專心照顧屋企,專業分工,這樣會比爸爸媽媽同時做家務,又同時工作搵錢的效果更好。
「你要想想多勞多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有這個想法?就是因為你在香港頂唔順!你不做多些你會死啊!你不做多些,你會供不起層樓,你會老來無依。然而,在社會主義角度,你的基本社會保障、教育應該已經受保障!多勞多得?其實你真是不需要做那麼多。多勞多得是要視乎社會環境。現在說是valid的。因為你不多勞,你就不夠生活,但在社會主義入面,多勞多得其實無意思。你可以做少很多事。四個鐘可能很誇張,六個鐘吧!工作六小時也不是很誇張吧?法國從前也是這樣,這樣已經足夠你生活。那麼你還何需做很多呢?除非你真是很喜歡那種工作,但你當然也想要多些leisure time跟家人、朋友做你想做的事。」
如前所說,社會福利,教育,等等,都不是憑空可以變出來的。其實多勞多得,也不是甚麼資本主義獨有的觀點,中國自古就有這樣的想法,不然又怎會有道是,勤有功,戲無益。能夠每日做六個鐘當然好,四個鐘就更好,不過現實是大可以看看希臘,法國現時的狀況,以他們為鑑,便可知此道不通。其實也不需要再說太多。實在想不明白為何會有多勞多得沒有意思的想法。
最大的感觸反而是一樣米養百樣人,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橫行的地方,除了培養到我這種深信資本主義的人外,原來也能夠培養到像他一樣,有著左派思想的人。我倒覺得這是資本主義的好處之一,因為它不禁止每個人有著自由的思想,而且認為這是一種好事。有著好概念的人,更能夠得到社會的獎勵。
再說了,回顧歷史,社會主義基本上沒有一次是成功能夠帶給人類更好的生活。這個理論聽起上來很好,但漠視了很多人類本身醜陋的本性。
僅睇到你講關於樓價的部分,我疑問,亦為同情地理解一文章作者: 現在香港樓價是高昂得變態,如果想有一棲之所往往要付出自己大半生時間同身家去買樓,這是說居住權的問題。我們應有居住權嗎?即係窮人係咪就一定無屋住?
回覆刪除抽離一點,資本主義的潛台詞就係,窮人的潦倒是應份的,是該你死的。因為佢話你係自由的,你可以累積財富,可以點點點,你的失敗係你一手造成的。但事實係咪咁?
我唔係支持社會主義,只係認為有啲基本權利是人應該有的,居住權是其中一種,縱使係資本主義社會,政府都有義務去保護我地行使呢啲權利。
對於資本主義的利弊,我也有很多疑問,借你的文章反思一下,大家討論討論。
刪除居住的确是基本权利,但是如文章所表达的,人是有丑陋的一面的。假设现在政府把房屋土地国有化,不管有钱没钱全部都住一样的房子,面积大小按家庭人口计算,房屋不准买卖。你会喜欢吗?
刪除万一你要换工作,工作地点离现在居住的地方非常远,要换房子就得需要和政府申请,你觉得会多有效率?
如果房屋可以买卖,热门的地点就会很多人要买,难道要用抽签决定给谁?如果自由市场买卖,当然又回到原点,谁有钱就谁买!
任何的体系到最后都是回到一个问题-资源。到最后一定是一小撮人获利。既然结果都一样,那么就要考虑到什么样的体系负面影响最小。
既然社会主义到最后也只会演变成变相的资本主义,那为什么不直接就用资本主义好了。
應該說,市場這機制自古而有,甚至早過各式各樣的政府出現,其核心想法就是價高者得,貨銀兩訖,你情我願
刪除而共產主義就是希望消滅市場這個機制,用政府有形之手去解決分配問題,結果有目共睹,均貧是自然的事
不会均贫的,因为高官会富(看不见的富)
刪除我提出居住權的概念未必一下子指向國有化土地(當然這是其中一種做法),若果你認同人是應有居住權的,那下一步我們就應該問,我們的居住權有多大呢?政府應該保護我們的居住權去到什麼程度?
刪除興建公共房屋,或以其他政策保護人民的居住權不見得一定要完全取締房屋的自由交易
其实政府一直都在做这些,只是人们始终觉得不够,为什么?因为中产阶级占了人口的60-80%。如果政府要让全部或大部分的中产阶级都有房子住,那需要多大的土地来完成,需要多少资金来完成。那些钱要从富人征收的话,富人会撤资。那么就要问回大家了,如果一个社会每个人都有房子住,可社会进步非常缓慢(因为富人不愿投资,撤走了),大家是否会安居乐业?
刪除中国60-80年代给了我们启示,大家有房住,可是生活不富裕,人们是不会满足的,大家都拼命地往外跑。大家都希望自己有更多钱,自己的房子比别人大。
我很同意 wcheow 所講的。
刪除我本身覺得討論居住權是沒有意思的,居住是人類基本的需要之一,應該沒有人會反對。所以不用執著討論是否應有這個權利。正如沒有人會說我們應不應有飲水的權利,應不應該有食飯的權利。
我認為窮人在住屋的選擇權上較少,但不是沒有居住權,買不到樓,就只剩下租樓一途。但租樓不代表無屋住。事實上,我們今天的社會制度在這方面做得很好,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一群,連租屋也租不起的一群,能夠有公共房屋去保障一個有一定質素的住屋環境。
人類是很貪心的,得一想二,很難得以滿足。如果回看歷史,我們大部份人的住屋水平,其實已經很高。比起我們的父輩,祖輩都要好。只是在得到這些之後,我們會把這些都視作理所當然,然後去追求更高的東西。
我認為資本主義的中心,在於它認為社會和市場是一個天秤。無時無刻都在衡量不同選擇所帶來的價值。當一個人做出一個決定時,這天秤就會根據這個決定來給予這人相對的資源。資本主義講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資源。因為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需先用於能夠有最大功效的東西上。聽起上來是有些殘酷,但問題是這個社會本就是這麼殘酷,甚至可以說大自然本來就是殘酷,物競天擇,是個不爭的事實。我想資本主義之所以成為主流思想,多少是因為它好好的接受有這種事實的存在,而不是像其他思想般,過度把社會理想化。
1. //那么就要问回大家了,如果一个社会每个人都有房子住,可社会进步非常缓慢(因为富人不愿投资,撤走了),大家是否会安居乐业?//
刪除wcheow,,看來你真的認為窮人的潦倒是活該的,至少我不這麼認為。在這博客大家都認識"窮爸爸" 和 "富爸爸",我想問大家一下,大家認為"窮爸爸"一生為錢而煩惱,皆因他沒有所謂「財商」,我們可以想像甚至"窮爸爸"有天因為缺乏財商而令自己三餐不繼,那麼窮爸爸是活該潦倒的嗎?
這其實是john rawls 「無知之幕」的想法,公共政策應該照顧窮人,而放任的自由市場正正不能做到這一點。
2. //我認為資本主義的中心,在於它認為社會和市場是一個天秤。無時無刻都在衡量不同選擇所帶來的價值。當一個人做出一個決定時,這天秤就會根據這個決定來給予這人相對的資源。資本主義講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資源。//
但問題是,這個天秤的標準由誰來訂?為什麼市場的標準有其正當性?比如有人在香港希望成為全職運動員,例子如近期的呂品轁,他很努力而且很出色,他應得到更多資源嗎?如應該,為什麼他實際上沒有得到?市場對他的回應事實上就是否定。我不認為這個天秤有正當性。
完全的自由市場是不可行的,政府的角色因此就是適量控制,維繫制度,但不能過份。這是小政府,大市場的意義。照顧窮人當然是好,不過在現實中也有很多不同的限制,政府可以做的只能是盡量將資源用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
刪除窮爸爸其實沒有三餐不繼,只不過是困在老鼠遊戲之中。這樣的 "窮人" 是否也需要政府的干預呢? 真正三餐不繼,要住天橋底的窮人,在現今的社會制度下,其實已經有不錯的保障。至少在香港,難以會因饑荒饑渴而死亡。我同意的是公共政策要保障最困難的一群有一定的溫飽。但再之後的,就要看政府手中有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再進一步。
天秤的標準其實是每個人間接或者直接去訂,每個人的決定,想法都可以影響到這個標準。市場的標準沒有一貫的正當性,標準可以隨著人們思想的轉變而改變。比如以往奴隸的買賣是正常不過的是,但到了今日就是社會所不容計;公共房屋在以往也不是政府必然的公共政策。你說的全職運動員例子,努力出色不等於需要更多的資源。
資本主義所帶出來的一個重要概念是,資源是有限的。因為資源有限,所以更要小心把資源投放在最需要的地方上。投放在全職運動員上,真的是對社會最好的方案嗎? 如果把這些資源投放在運動場館的改善上,對社會的效果如何?投放在公屋上如何? 這些都是需要衡量的地方。並不能說因為出色就要佔有更多的資源,也要看投入資源後,對社會產生的功效。
多勞多得都有錯,睇嚟不勞而獲先適合佢
回覆刪除這個想法確實很奇怪。
刪除香港快會陸沉了
回覆刪除其實我支持資本主義,但應是能者多勞,多勞多得,並不是有一些人靠父蔭靠特權,這樣已經是裙帶資本主義,社會只會退步,必須立法制止剝削的情況發生。
回覆刪除無論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有它的問題。
回覆刪除社會主義不用多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也無需重覆了。
資本主義發展到現在已經看到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問題不易解決,主要是富者有大量可動用的資源,甚至改變環境令他們可以持續佔有優勢,以錢搵錢,越變越富有。政府有做出平衡的責任,可是富者通常又可以有更大的力量左右到政府的政策,民主選舉並不能改變這種不平衡。
這種發展趨勢會有極限,不是一個可持續的制度,未來必會改變,但是怎樣變?變甚麼?是未來的事了,相信有很多智者都在思考和尋找一個更好的制度。北歐現時好像有一些相對較好的生活方式。
從這位中大研究生的字裡行間,我看到他只是從他自己出發,發嘮騷,沒有從整體社會資源分配,政府的角色,不同政策引至的後果等看問題。大學畢業不代表能力高,也不代表思想成熟。
有道理,世界沒有完美的制度,靠政治家不斷將之改進。
刪除同意,制度總有缺憾。但至少看到的是資本主義比較適合目前人類的發展。看到有人鼓吹早已證明不行的社會主義,所以才有感而發寫這篇文章。
刪除我認為富者越富的問題的確不易解決。但隨著人類進步,越來越多像巴老,Bill gate這樣的人,樂於把家財用於幫助其他人之上。相信越來越多這樣的人,將能夠令世界變得更好。
香港的年青人真是智鄣
回覆刪除資本主義所引發的貧富懸殊是因為富人有更多剩餘的資源(金)作投資,而窮人的資源就大部分或全部的資源被用作生活開銷(當然亦是花在富人的公司);所以這個制度對富人公平,對富人不公平,這是擺明的;但是否窮人活該要受這種不公平? 在資本主義下這是注定的,除非窮人有辦法自己去得到除了個人力量以外其他的現金流收入。
回覆刪除反之,共產主義就變成對富人不公平,但又對勞動階層的窮人公平;所以現今我們眼見的共產主義逐漸變質為讓一部份人富的社會主義,又再慢慢地向資本主義傾斜,原因就是富人們總是有方法去改變政策。
另外,政府福利的作用只是讓窮人餓不死,有間屋住,除此之外其實都無能為力。
都唔係,資本主義市場的主張是,有能者居之。有能力者即使是窮人,市場會很快對他加以獎勵,反之沒有能力的,即使是富人,市場也會很快將之淘汰。馬雲,Alan sugar 等就是很好的例子。反而是共產主義,有能力的人不容易發揮他們的能力。站在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睇,是極不理想的。
刪除左派思維不思進取, 一心只係想共人的富, 真可悲.
回覆刪除之前留言有錯字,合更正。
回覆刪除我更驚訝的不是這世界有好樣陳君的想法的人,而是我們這個教育制度不能教育出一個能「慬思考」的人,書讀得愈多歪理說得愈強。
從閣下的引文,所謂「供三十年樓沒自由」,「還學債十多萬沒自由」甚麼甚麼,有如陳婉容的「欠錢還錢並非天公地義」的論調。其實說穿了,就是這種人都是「無腳的雀仔」,喜歡見聞遊歷,喜歡隨心隨意,這也想試那也想試,世事每件事都淺嘗即止,建立不到經驗人脈profession賺錢自然不多。到最後,時光過去了,人老了,錢儲不到開始害怕,就要求社會主義給他從天上掉下來的福利。這種人才是最自私自利的人,他喜歡做流浪者人家管他不着,他有他的自由,但他「享受」了做流浪者的「快樂」卻又不肯接受做流浪者老來無依的後果,到最後講出一大把歪理出來召集同路人浪漫抗爭,那才叫人倒胃呢。
拙文:
思辨練習題之陳婉容的信貸評級
http://magician__yan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6234303
另,中大也有一位同名同姓的陳嘉銘博士,幸好看過相片才免致點錯相:
http://www.crs.cuhk.edu.hk/en/faculty_detail.php?id=95
陳嘉銘博士
讀書為樂,遊街為趣,看戲為情,生而任性。陳嘉銘博士任教名人現象與流行文化,電影歷史、政治與美學,全球化以及城市文化等分析學科。個人研究範疇包括香港電影合拍片、亞洲電影發展、全球電影現象、流行文化,以及動物與城市論述。一直以文化評論、電台清談以及個人劇場演出做實驗,希望打開更多媒介空間發聲,同時繼續隨心性與喜好幹活。
多謝魔術師大駕光臨,真係榮幸。
刪除我很認同你的看法,從他的說話中,只感到他的"共產"想法是想和大家共富貴,多於真正為社會辦事,但又以一副大義凛然的語調來說,實在令人感到差異。
看完了魔術師你的文章,就更覺得正如你所講,有時候讀太多書,也不一定代表那個人懂得思考。這就更加難明為何文中的陳嘉銘要政府加多更多的學位。隨時是製造出更多的高分低能。
之前的留言有URL,給當成是spam了,煩請撈回。
回覆刪除簡單點說,這種人都是「無腳的雀仔」,喜歡見聞遊歷,喜歡隨心隨意,這也想試那也想試,在沒有「財務自由」的條件下過着財務自由的生活,世事每件事都淺嘗即止,建立不到經驗人脈profession賺錢自然不多。到最後,時光過去了,人老了,錢儲不到開始害怕,就要求社會主義給他從天上掉下來的福利,要政府給他「財務自由」。
已經撈回,謝謝魔術師提醒。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