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4日星期一

零成本。計算回報

接上月一篇關於零成本的文章 (零成本,無限回報),在文章中只是以推論來否定零成本的說法,並沒有以數字的形式展示出沒有零成本的概念。碰巧有網友在該文的留言提出了相關的問題,剛好可以在數字上補充到投資上零成本是不存在的推論。

樂仔提到:

假如投資成本為1.0 買入一支股票, 當該股票上升50% 時, 即是1.5 股票時沽出, 收回成本, 即有1.0 成本+0.5股票;然後當股票下跌50%時再買入, 即係有0.25 股票+1.0股票, 即有1.25股票, 如果再上升50% 時又沽出; 即係0.875 股票+1.0成本, 變相用1.0成本產生0.875 零成本股票, 如果不幸再跌50%, 依然還有0.4375 股票+1.0成本, 不是嗎?

我的想法是,當中的股票依然是有成本的存在。以樂仔的例子,我的計法會是這樣的:


  1. 當第一次沾出股票的時候: 收回的"成本" 1,其實是當初投入的 0.66 成本而來。多出的0.33 是 0.66 成本所產出的盈利。剩下來的 0.5 股票,那是當初 0.33 成本而來,所以這部份應該是 0.33 成本,而不是零成本。往後稱這為 (0.33 成本股票一)。 
  2. 股價下跌 50%,再買入 1 股票。 在這 (0.33 成本的股票一) 價格是 0.25,帳面蝕了0.08。從這一點已經可以看到"零成本"還是會虧蝕。 
  3. 股價又上升了50%,又再沾出 1。這裡可以是 FIFO,或者是 LIFO,視乎你的選擇。我就選擇是 LIFO。同第一點一樣,沾出的 1 只是 0.66 成本所產出的股票。剩下來的 0.5 是 0.33 成本所產出, (0.33 成本的股票二)。 最初的 (0.33 成本的股票一) 現在是 0.375 帳面賺0.045,但注意還是比第一點時 0.5 的價格為低。
  4. 又再跌 50%。 (0.33 成本的股票一) 現在為 0.1875,帳面蝕 0.1425。 (0.33 成本的股票二) 現在為 0.25,帳面蝕0.08。 如此類推。 事實就是根本沒有所謂的零成本。以此情況,一開始所賺到的 "零成本" 股票只會不斷虧蝕下去。 既然零成本不存在,也就沒有影響到投資的風險。
結果就是在整個的過程中,都沒有產生到所謂 "零成本" 的股票,每張股票背後還是有成本的存在。

在計算投資回報時,可以運用到很多各種不同的方法。只是有些不太符合邏輯的計法,如零成本投資,就不是太可取。

在同一篇文中,魔術師兄和自由兄都就說出了他們各自計算回報的方法,包括內部報酬率,及基金單位計算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回看他們兩位的留言。他們提出的意見也是很值得參考。

我個人太懶,所以在計算回報上就選擇較簡單的方法。以年尾的總盈利結算除以投入的資本。這個方法是簡單直接。但缺點是忽略了在一年之中不同時間投放新資金,它們之間的回報差異。

2015年9月10日星期四

執屍 (慎入)

想了很久應不應該寫這一篇。

但這也算是在買樓經歷的一部份,還是應該寫出來作做紀錄。

先警告各位,下面的內容及照片或會引致各位的不安。如不想看到動物屍體的照片,請及早離去。不然貴客自理。

話說,樓3的租客搬走,在新租客搬入前的空檔期間,就走去樓3執拾一下,順便檢查一下樓3。檢查到樓3外面,沿著樓3的牆身看,突然有堆黑色的東西在廚房外牆下吸引到我的眼球。當我定了定神看,原來是一隻死去已久的烏鴉屍體。

相信要不是我作檢查,應該是沒有人發現到。因為在屋內廚房窗外望出去,絕對看不到在地上的屍體。即使像我一樣走出去,要不是特別留心也留意不到。

在發現屍體後的一剎那,無數的感覺問題想法,從我的腦海中擁現。感覺上,有的是新奇,對於一個由小到大生活在城市裡的人來說,看到實實在在的動物屍體機會很少(寵物的不算)。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雀仔的屍體。也總算是解決了小時候想問的一個問題,為何總見不到老死雀仔的屍體。看到這樣新的事物,無疑令我感到挺有趣,好奇心因而發作,想望清楚看看這屍體的特別之處。但同一時間,看著屍體亦有正常人嘔心的感覺。更令人害怕的是那黑壓壓,沒有眼珠空洞洞的眼窩,如同無盡的深淵,充滿著令人懼怕的感覺。 除了這些感覺的矛盾外,還不停在想我要如何解決這屍體。

我想,我至少是呆呆地望著這隻死烏鴉至少十分鐘,在想應該如何處理牠。

我曾想過由得牠在大自然中分解。

但最後也是接受不到有隻死雀屍體在我層樓的窗下,我一定要清理牠。

不過英國不同香港。在香港要是發現死雀,通知政府便可。讓政府一條龍清理屍體。有雀仔屍體香港政府比起我應該還要緊張。但在英國,對禽流感的意識不高。根本不用指意政府會這樣做。這些東西還是要我這些平民來處理。

結果第二日一早,我帶齊架撐,掃把,垃圾鏟,垃圾袋,手套,去處理這條死屍。一切以九秒九的速度進行,帶上手套用掃把掃上垃圾鏟,然後將垃圾鏟連死屍放入垃圾袋。然後,再將所有東西都拋入垃圾桶。 在過程中,我是很擔心把屍體鏟上垃圾鏟的一刻會屍體會碎掉。幸好最後沒有碎。

其實另一好彩是在隻烏雅已經死了段時間,只剩下未分解的支架。肉應該是被同類食了,或者是被大自然分解。所以唔怕血淋淋。 如果是剛剛死的話,一郁佢的時候就血淋淋,內臟爆出來,流出來的血弄到週圍都是,到時要清理就更加麻煩。 再唔好彩的是死了幾天,屍體啲肉未被其他動物食完,一塊又一塊成隻喪屍一樣,那會更加恐怖。仲有是開始有一條一條咁既屍蟲係條屍入面,加上一股屍體分解中的惡臭。噢,想起都覺得嘔心。幸好這些情況沒有出現。

作為一個香港人,對死雀之類始終都是特別敏感。要是隻烏鴉不是老死,是禽流感死,那我豈不是很危險?!以這件事來說,算是高危高風險工作吧。一不小心,就會因雀送命。再加上要處理屍體,這些厭惡性工作。做包租公其實都唔容易!




2015年9月8日星期二

我不知道

一直以來各位的來郵,我都會逐一細閱,然後回覆。回覆率應該都有九成,剩下的一成就大多是看了,然後忘記了回覆,又或者是被當成有問題電郵,流落到雜件箱。如果你是那一成,在此先說聲不好意思。

不過最近,其實都唔係最近了,只是這一年來好像又多了些。越來越多人來郵問我有關於英國樓的事情,而且問題來來去去都是那幾條。覆了很多都只能說不知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到一個地步,我覺得有必要去說一說。這來來去去的幾條我都是解答不到的。你來郵,我也只能夠不好意思地說,答唔到你。往後遇到這些問題,就請見諒我只是回覆幾句,不知道。

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一直以來是我回覆各位的一個宗旨,絕對不是求其回覆。

第一條最常見的問題,有沒有律師可以介紹。

沒有。不是不想介紹,而是真的沒有。我這些年來用的律師就只有一個。未用過的其他律師也不好介紹。但之前也在這裡說過了,我那為興趣而工作的律師是不接海外客的生意。而且我認為買英國樓,律師特別重要,可以說是你的軍師。他能夠給你很多的意見。所以最重要是找個律師熟悉你所買的地區。即使我的律師肯接你的生意,有幾多人是要來蘇格蘭買樓呢?!在英格蘭買樓,要個蘇格蘭律師有甚麼用。連我律師也說了,你要是在英格蘭買樓,他可以幫忙文件上的東西,但他就提供不到意見了,最好還是找個熟悉當地的律師。

第二條,有沒有經紀代理人介紹。

同樣是沒有。我是在英國買英國樓,這些年來都是自己打理自己的物業,根本用不上經紀。未用過的經紀,未知好壞,所以也是不能介紹。再說了,即使有經紀介紹,英國這麼大,他也未必能夠處理你投資的地區。

第三條,這個地區好不好,那個地區好不好。

可供投資的城市,還是略知一二。但當說到細分地區,比如說在香港,要投資官塘,還是大角咀。這些我真的不知道。英國太大了,即使只是幾個投資的熱點城市,我也沒有那麼多的心力,沒有這樣的能力去分析每個城市細分地區的投資潛力。事實上,我暫時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去分析,反正短期內知道了也用不上,不會投資這些地方。沒有了解清楚的地區,我也是不會隨便推薦。

另外,我一而再,再而三重申一點,隔山買牛的風險很高很高,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在英國買英國樓,跟在香港買英國樓是很不同的。我唔係專家,我只是分享在英國買英國樓的經歷。我所知道的未必是事實,也未必是正確,只可供大家作參考之用。

不少人來郵關於英國樓時,明顯感到在買英國樓上做的準備功夫不足,很多東西都沒有在事前了解清楚。我著實希望這些朋友慎重考慮清楚,多做功課,先再決定投資的方向。

隔山買牛就是很高風險!!


補充,忘了說還有一樣。就是給我關於樓盤的資料,很多時是經紀的簡介資料,有時簡單到只有樓價和地點,更甚者是拍下報紙上的廣告,然後就直接問我,這個樓盤是否值得投資。分析一個樓盤是否值得投資,需要很多資料。物業的日常支出,物業的詳細位置,租契條款,等等等等,絕對不是這一幅剪報就能夠分析得到。我實在是不能夠憑這麼少的資料就去分析一個樓盤是否抵買。


2015年9月4日星期五

我的保時捷

對不起,又做了標題黨。

如果你真是以為我買了部保時捷,或者有部保時捷而點入這篇文,恐怕是要令你失望。在此先說聲不好意思。我未買 / 未有保時捷呢!

話說,早兩日上律師樓搞埋樓5的一些手尾。

平時上律師樓,少不免又借機會跟律師吹吹水,談天說地。順便亦都收收風,睇下市場的情況如何。律師站在樓市的前線,有甚麼風吹草動,他們很快就可以感覺得到。

我覺得我的律師之所以工作,已經不是再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消磨時間,跟熟客吹下水。為甚麼這樣說呢。秒速回覆,十次八次的電郵都可以在五分鐘內回覆,好幾次還要是在一分鐘。我剛發了電郵,還在電郵的頁面,就已經收到他的回覆。他是不是沒有客仔,特別清閒所以可以這樣。又唔多似,因為佢會揀客來做,不合心水的就推。據他的說法是,有些客仔很麻煩,日日都奪命催魂電話。佢無咁好氣應酬這類型的客仔。其實這些都已經不在話下,最令我有這種感覺原因是,每次上去律師樓搵佢,都總可以跟他暢談一個鐘,還要是完全免費!!

在我認識他之前,認知裡的律師收費昂貴,費用要逐分逐秒計,每次對話開始前都要按一下計時器。所以要跟律師說話,大多要長話短說。如果要跟律師傾一個鐘,收費應該不少。但我的律師就完全唔同,跟他約好時間上去,就完全可以傾幾耐都得。簽文件明明只係要五分鐘,但他就會開始談東談西,總之無一個鐘都唔放人走。在他身上的確學到很多的東西,以及聽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有機會的話會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次都唔例外,簽完文件,就同律師傾下計。

律師開玩笑問我,你幾時買保時捷?

我楞了楞,保時捷?甚麼保時捷?幾時話要要買保時捷?

作為由開始見證著這幾年變化的他說,你這幾年都已經收獲了不少。稍為獎勵一下自己吧,後生仔。保時捷不錯呀,你又唔係買唔起。

注:我律師是很清楚我的收入和支出的,一來是所有買樓的手續都是經他處理的,二來他大概都知道每層樓的租金收入和支出。在這裡他所講的是保時捷入門版 Boxster。911 還是買不起呢。英國買車比香港便宜得多。以 Boxster 為例,香港賣八十幾萬港紙,英國賣都係四十幾萬港紙左右。上會更加唔洗十萬港紙,供的話每月幾千蚊左右。

他續以語重心長的語氣說,做人唔好只顧住賺錢。賺到錢也要適當地享受一下。不然一直這麼努力地去賺錢,而不懂放鬆會很辛苦自己。他大概的意思就是指醒我,怕我對自己儲錢的要求太高,而忽略了放鬆自己,要好好享受一下,體驗人生。

我是明白他的意思,也謝謝他的好意。我同意他的這一點,識賺錢時,也要識花錢。不然賺錢來幹甚麼。錢不打算拿來用,一開始就沒有賺錢的需要。反正有錢和無錢,對一個不花錢的人來說是完全沒有分別。這樣的人把心力花在賺錢以外的事會更好。生活是需要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提升,不然一年搵十億也好,但還要勒緊褲頭做人,還有甚麼意思。

當然花錢又未必一定是指消費,也可以是花錢來做慈善,不過這又可以是另一個討論的話題。在這篇就暫且當作是消費。總之識賺錢,也要識花錢。

不過我就解釋說,我認為花費是要按著收入的比例去增加。我的目標就是控制花費在收入的一半左右。即是說,每十蚊的收入,只花五蚊,其餘的拿來儲蓄(事實上,這幾年來花費的比例只是在十分之一左右。)。

先不說我沒有興趣買保時捷。即使以目前的狀況,負擔是負擔得到保時捷,不過買了就會嚴重超出我的標準,違背了理財紀律。所以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簡而言之,負擔到都未必等於一定要買。現在就未係買保時捷的時機。要買 "保時捷" 還是要當收入到某個位置的時候,那時或者我會考慮考慮考慮考慮一下。總之,就係等等等等等等,等到收入再高一些才再算吧。目前還有更很多的地方需要用到這些珍貴的子彈,子彈還是要小心來用。

最後,我跟他開玩笑說,話需如此,但說不定有一日,我們可以一起在蘇格蘭的公路上一起頭搖又尾擺~


2015年9月2日星期三

BLOG 4年

唔經唔覺又一年,每到九月頭就要寫一篇紀念一下寫這個博客寫左幾多年。

今年已經係第四篇,即是說,已經寫左四年的博客。

一開始都估唔到可以維持這個習慣這麼多年。連埋這一篇,這四年來寫了 316 篇文。以一篇500字計都寫左十五萬字。真係又估唔到自己可以寫到這麼多字。

這四年來平均都保持到每個星期有一篇的產量,除了今年的六月返香港渡假的期間。在香港完全投入放假模式,就稍為懶左,只寫得三篇。有一篇只是簡簡單單寫了兩句,有一篇是我自己和朋友私下開玩笑式的食評,之後看到合用才放上來,只有一篇書評是真正為這個博客寫的就只有一篇文章。收到幾位朋友的投訴,如在此期間有所不滿的,希望大家諒解諒解。四年來放一個月假,都不算太過份吧。

靠著這個博客的紀錄,回顧到這四年來的轉變,由當初只是買股票,到後來投資買樓。

看著最初的幾篇單純紀錄買股票理由,現在回看感概甚多。像 NG 當年只是六鎊左右一股,現在已經是八鎊半了,還未算上一直以來五厘以上的股息。這麼悶的公用股的回報,比起很多其他股的回報要好得多。悶悶地去贏,絕對不是單純的理論。

又好像渣打銀行,當年看好的是它在環球新市場的獨特分佈,誰不知自那時開始,渣打在美國英國受監管越來越嚴緊,新市場則泥足深陷,還有管理層內部的分歧,都令到渣打的營運出現問題。一時間由市場的寵兒,變成冷落的對象。市場就是不斷的變化,沒有甚麼是永恒不變。

除了市場係不斷變化,人生亦然。

四年前買買下股票,本來預算之後都要慢慢儲股票。但偶然之間又會有機會去買英國樓。從此就多個在英國買樓的特別經歷。全靠這個博客記錄著當中的歷程,讓我可以記錄當中的心路歷程,不然當中很多事都會忘記了。

記錄投資上的事情正是當初寫這個博客的原意。

除了紀錄之外,這個博客還為我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認識到很多新的朋友,新的機會,新的經歷。這個博客為我帶來的東西實在太多,在此就不贅了。

不過不得不提的是,原來有不少朋友也已經看了這個博客好幾年。時間過得真快呢。謝謝你們這麼用心去看我寫的文字。你們實在是太厲害,有時跟你們談話,你們可以記得我之前寫過的文章,如數家珍般在可以說出我在邊篇邊篇寫過甚麼。老實說,很多我都早已經不記得了。三百幾篇文章,即使是自己寫出來的,要篇篇都記得寫過甚麼,都真的不容易。

最後,不論是新的,還是舊的看官;不管過去一年是在這路過,還是用心閱讀我寫的文字,雖然老套,但還是要說謝聲謝你們過去一年的支持。

往後,我會努力繼續保持分享。還請你們多多指教。

希望往後還有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一直寫落去,寫到無能力再寫這個博客。

多謝各位過去一年來的支持。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